城区农村宴席卫生监管存在漏洞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2952
颗粒名称: 城区农村宴席卫生监管存在漏洞
其他题名: 市卫生监督所负责人表示: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改写无人监管历史
分类号: R155
摘要: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长期以来城区农村宴席监管存在漏洞,农村宴席的卫生不容乐观。农村的宴席和城市宴席有所不同,农村一般都是露天摆宴。7月28日,宣和镇旧营村村民王永忠给儿子娶媳妇。中午12时左右,记者在王永忠家看到,有几个帮厨的人正在院子里切菜,旁边支一口大锅,杯盘碗筷上落满了灰尘……一轮宴席结束,碗筷使用后,只简单清洗一下,又上了下一轮餐桌。记者问及一名厨师这些用过的碗筷清洗几遍时,他说:“用水冲冲就行了,农村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再说这么多碗筷要洗到啥时候? ”
关键词: 饮食卫生 卫生监督

内容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长期以来城区农村宴席监管存在漏洞,农村宴席的卫生不容乐观。
  农村的宴席和城市宴席有所不同,农村一般都是露天摆宴。7月28日,宣和镇旧营村村民王永忠给儿子娶媳妇。中午12时左右,记者在王永忠家看到,有几个帮厨的人正在院子里切菜,旁边支一口大锅,杯盘碗筷上落满了灰尘……一轮宴席结束,碗筷使用后,只简单清洗一下,又上了下一轮餐桌。记者问及一名厨师这些用过的碗筷清洗几遍时,他说:“用水冲冲就行了,农村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再说这么多碗筷要洗到啥时候? ”记者了解到,由于宴席对碗筷的用量大,很多办宴席的家庭只能租借别人的碗筷,但租借的餐具基本没有经过消毒处理,而是一次次地被重复使用。
  给王永忠家帮厨的常军说,他的一个亲戚就是岀租这种碗筷的。平时碗筷不用的时候就放在仓库中,蚊虫经常光顾,使用时经过简单冲洗就被端上了饭桌,而且是这家用完那家接着用。
  记者采访了解到,一些农村家庭宴席所用的碗筷在每次使用时只经过简单清洗,且厨师也多为地方“土厨子”。“土厨子”一般都由亲朋好友担任,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上岗培训,也没有进行健康检查。当记者问及一名正在帮忙做菜的“厨师”是否有健康证时,他说:“没有健康证,只要做的菜味道好就行了。”据了解,农村宴席已成为全国不少地方食源性疾病的高发区。市卫生监督所所长崔万寿告诉记者,近日他们对辖区30余名家庭宴席制作人员进行了食品卫生知识及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并对食品卫生法律法规、食品卫生知识及家庭宴席制作中食品卫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进行了重点培训。培训结束后,市卫生监督所与家庭宴席制作人员签订了 “食品卫生安全协议”,并进行了食品卫生知识考试。崔万寿表示,以后卫生监督所还将加大对家庭宴席制作入员的培训力度,彻底改变家庭自办宴席食品卫生无人监管的历史。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刘春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