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三基”抓稳定 着眼发展促和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2292
颗粒名称: 立足“三基”抓稳定 着眼发展促和谐
分类号: D631
摘要: 中宁县素有“枸杞之乡”的美称,便捷的交通和发达的工贸农经济,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淘金者”蜂拥而至。30万常住人口和 3万多流动人口,也给中宁的治安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中宁县公安局狠抓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为内容的“三基” 建设。
关键词: 警察 警务

内容

中宁县素有“枸杞之乡”的美称,便捷的交通和发达的工贸农经济,吸引了天南地北的“淘金者”蜂拥而至。30万常住人口和 3万多流动人口,也给中宁的治安带来了严峻挑战。为此,中宁县公安局狠抓以“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为内容的“三基” 建设,推进平安中宁、和谐中宁建设,让“三基”建设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社区(农村)警务促和谐聂竹霞是宁安镇城关派出所世纪花园社区民警,该社区是成立没几年的新社区。 建成之初,由于防控设施不完备,治安组织不健全,治安形势一度十分复杂,抢夺盗窃案件时有发生。聂竹霞到社区后,从基础工作着手,从最平凡的事做起,不到半年,她走遍了社区的每个角落,人口熟悉率达到 85%以上,在居委会和居民群众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一支由物业管理人员、低保人员、退休老人参加的12人义务巡逻队,以 “房前屋后转一转、各家各户串一串”等形式邻里守望,开展警民共建。群众自防意识明显提高,社区治安明显好转。聂竹霞被居民誉为“百姓警察”,被公安部宣传局、治安管理局、人民公安报社评为“社区和驻村民警'每日一星’”。
  聂竹霞只是中宁县众多社区民警中的一个代表,像她一样的社区(农村)民警全县有33人,他们白天服务群众,化解矛盾, 晚上组织群众治安巡逻,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来万家安宁。
  实施社区(农村)警务战略,是警民携手共创平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中宁县公安局按照“基础警务、警民联勤、群众自防”三位一体的社区(农村)警务工作思路,因地制宜规划建设警务室23个。完善工作制度和考核体系,明确了警务室民警的工作职责和任务,提高民警服务群众、做好基础工作的能力。社区(农村)警务战略实施以来,密切了警民关系,夯实了公安基础,社会治安持续稳定。上半年,社区民警为民排忧解难680人次,调解矛盾纠纷 560起,有效化解了不和谐因素,收集有价值信息74条,破获刑事案件38起。
  防控网络保平安4月6日中午,张某等3名犯罪嫌疑人骑摩托车到恩和镇刘桥村六组入室行窃, 被村里的护村队员发现并发出警报。其他护村队员闻讯赶来将3名犯罪嫌疑人围住,扭送到派出所。在中宁县,像恩和镇护村队这样的义务巡逻队有136支800余人,成为治安防范的重要力量。
  平安是和谐之基。中宁县公安局紧紧围绕群众对和谐、稳定的治安环境的要求,在 “三基”建设成果反哺社会、服务民生上大做文章,努力构筑政稳民安的治安防控网络。在县城,推出了 “三级防范”模式。一级重点治安防范区域,安排专职巡逻队全天候巡逻,有效预防和打击“两抢一盗”及寻衅滋事、街头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二级治安防范区域,实行治安防范承包制,以企事业单位和小区物业自防为主,由社区民警组织辖区保安、物业公司划分区域进行联片巡逻守护;三级治安防范区域,由社区民警组织治保会、低保户和治安积极分子等义务巡防力量,进行有效防控。实行“三级防范”以来,整合了防范资源,提升了防范效果,县城刑事发案同比下降25.1%。在农村,推广恩和镇防控经验,落实经费保障机制,巩固和扩大农村护村队,通过警企协作,统一了护村队巡防服装;加快技防村镇建设,普及安 。装电子防盗报警器600余部,提高了农村技防水平;舟塔派出所创造性地建立“治安中心户——联防队——警务室——派出所”四级治安防控网,确保了辖区稳定。
  “三基”建设的深入开展,进一步夯实了公安工作的根基,为杞乡公安工作注入了强劲动力。“三基”工作的成效,为“枸杞之乡”的30万百姓带来了安宁、和谐。上半年,全县共立刑事案件134起,同比下降 4。3%,街面“两抢”案件下降3.5%,3起命案实现全破。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沈忠立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