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昔日战场为英雄 今天商界显身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2146
颗粒名称:
昔日战场为英雄 今天商界显身手
分类号:
K825.3
摘要:
军人是祖国最忠诚的儿女,是维护国家安定和谐的柱石,是自觉践行“三个代表”的先锋。军人——一个神圣的称谓,任何时候他们都担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年代依然如此。如果说, 在战乱纷飞的峥嵘岁月里,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是军人价值的最好体现。
关键词:
退伍军人
创业
内容
军人是祖国最忠诚的儿女,是维护国家安定和谐的柱石,是自觉践行“三个代表”的先锋。军人——一个神圣的称谓,任何时候他们都担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年代依然如此。如果说, 在战乱纷飞的峥嵘岁月里,舍生忘死、奋勇杀敌是军人价值的最好体现,那么在和平年代里,牢记军人使命,永不言败、直攀高峰就是军人最好的写照。马永庆,一个曾经在战场上负伤以致截肢的复转军人、一个拥有20年党龄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年代,通过顽强的拼搏终于成为今天一个成功的创业者。那么,他到底有着怎样的创业历程,通过什么来体现他的人生价值?通过简短的采访我认识到,那就是一种永不言败、顽强拼搏的精神。有人说马永庆穿上军装是一条硬汉子、 脱掉军装更是条汉子。就是这样的一个残疾军人,他用自己高尚的灵魂,唱响了一曲军人之歌 !用自己独特的理念,唱响了一曲创业之歌 !揣少年梦步军营门马永庆出生于中卫永康镇的一个农民家庭。家境的贫困养成了他倔强的性格,并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滋生了一个强烈的念头,那就是有一天能穿上军装,走进军营的大门,实现自己的理想。16岁那年,马永庆报名参军却被拒之门外,征兵工作人员说他个子太矮,不到应征年龄。在回家的路上,马永庆感到非常地委屈和沮丧,他忍住泪水,只盼望着自己能赶快长大,以便来年继续应征。日复一日,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年征兵的时候,马永庆满怀信心地去报名,结果又被同样的理由拒绝,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一直盼到第三年征兵。连续3年的报名连原中卫县人民武装部和乡人民武装部的人都知道了,最后好多人都知道永康有个矮个子小伙子每年都抢着报名应征。3年的心血和梦想终于实现了 , 1987年,19岁的马永庆终于穿上了一身羡慕已久的橄榄绿,全家人都为他感到骄傲,哥哥还吵着要拉穿橄榄绿军装的他去合影留念。
进入部队后,艰苦地训练磨炼着马永庆,在艰苦的训练和有规律的部队生活中, 马永庆充实着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就在这个时候,中越边境出现了不安定因素,马永庆所在的部队奉命对越南进行自卫反击战,在这场硝烟弥漫的战争中马永庆付出了一条腿的代价。家人知道后,个个痛哭流涕,但马永庆捧着二等功的军功章笑着对家人说:“你们哭什么,我这不好好的吗, 不就一条腿吗,我没有给你们丢人,我给你们挣回一枚军功章,你们看看。”负伤后, 由于伤口多次感染,在忍受了五次截肢手术的痛苦后,1989年的一天,部队医院为马永庆装上了假肢。刚装上假肢,马永庆就迫不及待地练习走路,每走一步他都感到钻心的疼痛,多少次,马永庆都重重地摔倒在地上,摔倒后再架起拐杖爬起来,再从头一步一步地走,经过一个多月的锻炼,马永庆终于丢掉了手中的拐杖,和普通人一样走路了。
1989年底,又到了一年一度老兵复员 的时候,部队首长找马永庆谈话,首长告诉马永庆,根据他的情况组织上有两种安排,一是马永庆可以到部队的荣军医院, 国家给他养老送终,二是国家集中供养,可以安排适应自身条件的工作。马永庆当时就表态要回到故乡中卫,自己在社会上锻炼。妻子、亲人、朋友都不能理解他的决定, 纷纷劝他选个好工作去干,但马永庆只认准一个理:他要做生活的强者,要向命运挑战,他不愿意接受别人的同情和怜悯,只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实他的能力,实现他的人生价值。
壮志男儿热血创业带着梦想,马永庆开始了自己艰难的创业历程。他和妻子在原中卫县城郊区租了一间只有十几平方米的民房,筹集了有限的资金,开办了一个存货不足3000元的小商店, 过着举步维艰的小日子。虽然做的是小本生意,但通过马永庆夫妻俩一年时间的苦心经营倒还赚了几千元钱。一年来的付出有了回报,这给马永庆的进一步创业奠定了经济基础,也更坚定了夫妻俩创业的信念。马永庆和妻子商量准备换个行当把生意做大。思想成熟后他离开家乡,南下杭州学起了做烤鸡的手艺。学会这个手艺后,马永庆带着一台从杭州买来的电烤箱回到中卫。他和妻子在繁华的街面上租了一间门面房,做起了卖烤鸡的生意。由于有限的资金都投到了购买设备和房租上,没有钱买冰箱,当时又是五黄六月天,烈日炎炎,热浪滚滚,当天卖不掉的烤鸡第二天就变臭了,只能扔掉。不到4天; 几百元的本钱陪了个精光,妻子急得满嘴血泡,马永庆看到后心疼极了,朋友、家人都劝他放弃,继续开他的小商店,但马永庆不甘心,他回到老家向一位堂哥借了 1000元钱, 继续干卖烤鸡的行当。吃一堑,长一智。在没有冰箱的情况下,马永庆总结失败的原因, 他想了个办法,把买回来的活鸡现杀、现烧、 现卖,这样经济损失缩小了,收入也提高了。
正当生意做得有声有色的时候,不幸又一次降临到马永庆的头上,由于劳累过度,伤腿再次感染,到医院确诊后,医生告诉他必须截肢,否则有生命危险。马永庆不得已又进行了第六次截肢手术,尽管医疗费用由国家报销,可是几个月的医院陪床费和生活费早把挣到的一万多元钱花得精光。离开医院回家修养的日子,当马永庆看到因操劳而日渐消瘦的妻子,看着幼小懂事的孩子,他不由得黯然泣下。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妻子和孩子过上好日子。马永庆重新拓展思路,又干起了摆地摊卖蔬菜和水果的生意。通过艰难的打拼,凭着一股狠劲,马永庆摆地摊的生意逐渐发展到用汽车向广州、广西贩运苹果,再后来发展到用火车皮向四川和重庆等地贩运西瓜和土豆等农副产品,慢慢地, 生意像滚雪球一样,越做越大。
鼓足干劲成功创业时间一晃就到了 1999年,这成了马永庆人生阅历中最为重要的一年,成为他人生的最大转折点。在贩运瓜果蔬菜的几年里,马永庆走南闯北,有了一定的积蓄,但马永庆不甘心做一辈子的瓜果蔬菜贩子。 他了解到当时本地的农村青年结婚,女方大多都要向男方陪一辆摩托车,马永庆看到这是一个极大的商机,于是就和妻子、朋友商议,准备做当时最时兴的摩托车及其零部件的销售生意。决心下定后,他走访了全国许多摩托车生产厂家,到各地大型摩托车销配市场进行考察论证,通过各种渠道得到了几个生产厂家和商家的支持,就这样,起名为兴庆摩托车和零配件销售的门市部在紧锣密鼓中正式开业了。
当时原中卫县大型摩托车销售部有好几家,竞争非常激烈,马永庆就想出一条与众不同的策略来,他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制订了赊销、试销及分期付款的营销策略, 并制订了一系列售后服务。这一招果然奏效,既解决了农民兄弟的燃眉之急,又增加了销售额,并且还起到了免费广告的作用。 马永庆待人的诚心、一流的服务质量、令顾客满意的售后服务等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好评与肯定。兴庆摩托车和零配件销售门市部办得越来越红火,马永庆凭着自己的实力在中卫摩托车销售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当马永庆看到到处都有印有“兴庆摩托车经销部”字样的三轮摩托车时,心里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自豪。
回顾自己的创业经历,从一个摆摊卖菜的小商贩,发展到拥有百万固定资产的经营者,其中有颇多感受。他说:“吃水不忘挖井人,我的成功,离不开妻子的理解和支持,离不开朋友的引导和帮助,更离不开改革开放的大气候及政府、主管部门领导的帮助和支持,我从内心感激他们。”在马永庆经营自己幸福生活的同时,他也以特有的方式回报着社会,几年来他一直没有间断地资助着几名家境困难的学生。2005年 5月1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残疾人工作协调委员会授予马永庆为全区自强模范,今年3月中卫市民政局又请马永庆做民政工作政风行风监督评议员。
雄鹰眷恋无际的长空,因为那是它翱翔的天地;鱼儿眷恋广阔的大海,因为那是它游弋的池渊;骏马眷恋广袤的草原,因为那是它驰骋的空间;马永庆深深挚爱着脚下这片热土,钟爱着自己开创的事业,因为这里是他深爱的故乡。
从战场到商场,马永庆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考验,尤其是凭着一个伤残之躯,顽强拼搏,树立了一个自强不息的生命形象。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赵雅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