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高崖乡甜瓜种植的“二次革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2108
颗粒名称:
高崖乡甜瓜种植的“二次革命”
分类号:
S625.2
摘要:
近日,记者到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采访时发现,这里很多大拱棚里的甜瓜已经销售一空,村民邵兴江高兴地说:“种植大拱棚甜瓜比种植小拱棚甜瓜1亩地少算也能多收入5000元。”邵兴江家今年种了5亩大拱棚甜瓜,上市不到一个月就全部卖完了,收入近5万元。据了解,6月初。
关键词:
种植业
农业科技
内容
近日,记者到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采访时发现,这里很多大拱棚里的甜瓜已经销售一空,村民邵兴江高兴地说:“种植大拱棚甜瓜比种植小拱棚甜瓜1亩地少算也能多收入5000元。”邵兴江家今年种了5亩大拱棚甜瓜,上市不到一个月就全部卖完了,收入近5万元。据了解,6月初,闻名区内外的高崖乡拱棚甜瓜就成熟上市,并立即热销,每公斤卖到了8元。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海原县农科局的技术人员和高崖乡的干部称,这是高崖乡甜瓜种植史上的“第二次革命”。他们把8年前在高崖乡推广的小拱棚甜瓜种植称为“第一次革命”。
小拱棚种植:甜瓜种植的第一次革命高崖乡的压砂地土层深厚、干旱少雨、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瓜类作物生长, 当地群众有多年种植甜瓜的历史。但在上世纪末,高崖乡的甜瓜种植科技含量很低,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1999年,海原县针对高崖甜瓜价低等问题,在草场村实施小拱棚早熟甜瓜示范项目, 种植小拱棚甜瓜100亩。“当时好多村民不愿意搭建小拱棚,好不容易才动员了 97户尝试这种种植模式”,草场村村支书曹永正回忆说:“当年,草场村在小拱棚中种植的甜瓜比采用传统的种植方式种植的甜瓜提早1个多月上市,亩产收入提高到3000多元,最高亩收入达4000多元,比项目实施前增长了 3 倍至4倍。”项目示范成功使得高崖乡小拱棚甜瓜种植实现了大的突破,2000年,全乡种植面积突破500亩,当地农民因此增加收入120万余元。从此,尝到甜头的瓜农开始逐年增加小拱棚甜瓜种植面积,还在小拱棚内铺上地膜, 使甜瓜上市提早了45天,甜瓜的价格一再高涨,农民收入连年增加。
大拱棚种植:甜瓜种植的第二次革命2006年,农业部确定在海原县实施旱作农业示范项目,鉴于高崖乡草场村有种植硒砂瓜的传统,又有多年种植小拱棚甜瓜的经验,决定在草场村建设示范园区。
去年年底,宁夏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项目高崖示范园区建设按照统一规划开始分步实施。海原县农业部门开始着手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同时,高崖乡动员群众平田整地,准备来年开春搭建大拱棚。今年开春,20栋日光温室很快就建了起来,农业技术人员育苗100万株。3月,大多数村民的大拱棚都搭建好了,开始往拱棚内移植瓜苗。但一部分村民不愿意领取搭建拱棚的材料,这可急坏了乡上的干部,如果再不及时搭建拱棚,就误了农时,农民要受到损失。 通过乡、村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的耐心工作,700栋大拱棚最终全部搭建了起来。至此,高崖乡4.4万亩压砂地全部实施设施拱棚种植,预计产量达4000万公斤,农民人均可增收1300元以上。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