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雨滋润红圈子村农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1706
颗粒名称: 及时雨滋润红圈子村农民
分类号: F307.1
摘要: 城区香山乡红圈子村种植硒砂瓜历史悠久,如今这一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今年5月底,记者在红圈子村采访时,瓜苗只有两片叶子。6月22 日,记者再次来到红圈子村时,大部分瓜秧已开始扯蔓。雨后的香山,显得格外青翠。沿着公路,记者走到红圈子村尹西组的西瓜地。
关键词: 农村种植 农民致富

内容

城区香山乡红圈子村种植硒砂瓜历史悠久,如今这一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今年5月底,记者在红圈子村采访时,瓜苗只有两片叶子。6月22 日,记者再次来到红圈子村时,大部分瓜秧已开始扯蔓。雨后的香山,显得格外青翠。
  沿着公路,记者走到红圈子村尹西组的西瓜地。因为下雨的缘故,瓜地里的人寥寥无几。村民徐凤山在瓜地里察看瓜苗的长势。他今年种植硒砂瓜60多亩,包括50 亩西瓜和10多亩甜瓜。就在前几天;徐凤山还在为拉水浇瓜地的事发愁。徐凤山家有5 口人,3个孩子都在上学,浇瓜地的事只能靠他们两口子。徐凤山说:“我的瓜地不算多,还能忙过来,其他种植一二百亩的人更忙了。”每天早上,天麻麻亮,徐凤山就开始和妻子开着三轮车拉水,一直要忙到晚上9点多。徐凤山说:“家里人少,浇瓜速度慢,一天最多能浇3亩地。”据了解,香山乡种植大户较多,个别农户的瓜地离蓄水池太远,到现在有的瓜地还没有浇过一次水。“这场雨下得太好了,算是把瓜的命救下了 !现在瓜秧正在扯蔓,正是需要水的时候,今天瓜蔓这么大,明天能长5厘米。”在瓜地里,徐凤山指着一棵长势很好的瓜秧高兴地对记者说。
  在徐凤山的瓜地不远处,记者碰到了红圈子村景寨柯组的农民马俊。马俊今年60岁,过去一直养羊,3年前开始学种硒砂瓜,今年共种植硒砂瓜18亩。 记者随他来到瓜地,一起观看瓜苗长势。 他告诉记者:“这场雨,要是再早一点就好了,瓜秧现在至少有50厘米长 !小伙子,再过一个月你再来,我的西瓜就有鸡蛋大了 !”6月15日至19日的这场雨,被当地农民称为“及时雨”,不仅缓解了旱情,也让辛勤了几个月的农民可以好好休息几天。尹西组农民冯念祖说:“前几天,每天从早上到下午,都有很多拉水车在村里的硒砂瓜供水点上排队灌水,现在却不见一辆拉水车。”连降了几天雨,喜坏了红圈子村农民,看来,今年红圈子村的硒砂瓜又要丰收了 !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智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