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北京天安门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然而这时的重庆却仍然笼罩在白色恐怖中,就在1949年11月27日重庆解放的前三天,震惊中外的歌乐山大屠杀在蒋介石的秘密授意下,猖狂开始了。刽子手一批批地将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者提往松林坡刑场枪杀……歌乐山,这座浸透了现代中国革命志士太多鲜血的大山,注定会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在中华民族艰难前行的曲折历程中,烙下深深的印迹。在中国共产党成立86周年之际,本报连载这篇文章,就是为了让人们记住那段惨烈而真实的历史,从而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去广州学习结束,返程时有机会到重庆。因为日程紧,在重庆只有一天时间。重庆值得观览的地方很多,这么短的时间,能去哪呢?然而,我没有一点犹豫, 就去了我向往已久的歌乐山烈士陵园。 乘汽车离开重庆市区,向西北方向行约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了歌乐山。歌乐山烈士陵园位于沙坪坝歌乐山山麓,为“中美合作所”旧址。“中美合作所”全称为“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同国民党政府共同成立的特务情报机构,军统特务头子戴笠和美国海军中校梅乐斯分别任正、副主任0烈士陵园由烈士墓、纪念碑、 陈列馆、诗碑林及白公馆、渣滓洞监狱旧址、松林坡刑场等处组成。在重庆解放的前夜,国民党军统局在这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300多名革命者恨饮枪弹,壮烈捐躯。歌乐山,这是一座埋藏于每—个中国人心间的沉甸甸的大山。
在瞻仰烈士陵园后的这段日子里,我的心久久难以平静。展室里的一件件烈士们的真实遗物及一段段震撼人心的惨烈故事,都一直萦绕在我的脑海间。我想,我有必要把震撼我心灵的歌乐山烈士们的故事和我的所思所想,与你一同分享。 两口活棺材当时,“中美合作所”在重庆、贵州等地有大小监狱20余所,其中坐落于歌乐山下的白公馆和渣滓洞监狱被称为“两口活棺材”。著名小说《红岩》便再现了革命党人在监狱里残酷恐怖的囚禁生活,以及他们与敌人殊死斗争可歌可泣的动人情景。观览中,看着一座座牢房中陈列着一个个烈士的感人事迹和真实遗物,我颤抖着手飞快地记录着,眼泪一直浸在眼眶里。 首先参观的是渣滓洞监狱遗址。渣滓洞在重庆市歌乐山麓,原为人工采掘的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39年, 军统特务逼死矿主,霸占煤窑及矿工住房,改设为监狱。渣滓洞监狱三面靠山, 前临深沟,地形隐蔽,敌人专门用来关押和迫害革命者。监狱分内外两院,外院是监狱办公室和刑讯室,内院有一楼一底宁夏杂文学会宁夏新华书店联合主办的男牢16间,另有平房两间作女牢。
1949年11月27 日,重庆解放的前三天,震惊中外的歌乐山大屠杀在蒋介石的秘密授意下,猖狂开始了。刽子手一批批地将关押在渣滓洞的革命者提往松林坡刑场枪杀。由于行动缓慢,直到深夜,渣滓洞监狱才提出三批共20多人被枪杀,狱中尚有100多人。这时敌人改变了分批屠杀的计划,以马上转移,要办移交为名,将男牢的革命者全部集中在楼下1号牢房至7号牢房,将女牢的革命者集中在楼下8号牢房。集中完毕,一把把铁锁锁紧了牢门。突然,一群手持冲锋枪和机枪的匪徒冲进院坝,站在每间牢房门口,枪口对准牢房同时喷出了火舌。 哒哒哒……无数子弹向牢房内倾泻。
“中国共产党万岁!”、“新中国万岁!”、“打倒国民党反动派! ”的口号里夹杂着敌人的枪声,响彻渣滓洞内外。
“共产党人是不怕死的,我们站出来你们打好了! ”5室的陈作仪被打伤了腿,仍大声斥责敌人,声音中蕴藏着深深的愤恨!为掩护同室难友,枪声响起时,5室的共产党员、新闻记者胡作霖陡地挺直身体,两手紧抓牢门,用他宽厚的胸膛去堵住敌人喷吐火舌的机枪……枪筒伸进风门嘶叫着,呼呼闪着火苗,这时,7室的共产党员张学云从牢房的死角猛地跃起,用双手抓住敌人的枪筒朝里拖,意图夺枪还击。与此同时,3室的新四军排长李泽也一个箭步跨到门边,以熟练的战斗动作紧紧抓住伸进来的枪筒,与刽子手展开了惊心动魄的夺枪斗争!遗憾的是,因弹匣过长,枪筒卡在门框里,不能得手,两人最后壮烈牺牲在风门边。 前门扫射完后,刽子手又绕到后窗扫射,未中弹的难友中弹了,已经牺牲的,身上又贯穿了新的弹孔。前后扫射完毕,刽子手把牢门打开,进去仔细搜查,挨个补枪。在这次大屠杀中,渣滓洞有180人殉难,仅15人从血泊火海中脱险。 接下来参观的是白公馆。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的郊外别墅,距渣滓洞2.5公里。白公馆关押的均属军统认为“案情严重的政治犯”,先后在此关押的有北伐名将叶挺,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爱国人士廖承志,在“西安事变”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地下共产党员、国民党第四集团军少将参议宋绮云和妻子徐林侠及其幼子宋振中(即“小萝卜头”)等。白公馆关押的“政治犯”最多时达200余人。在小小的院内墙角处,生长着一棵碗口粗的正挂满果实的苍老的石榴树,据说这是韩子栋(小说《红岩》中华子良的原型)和小萝卜头当年亲手栽种的。同渣滓洞一样,白公馆也是一处使后人缅怀英烈的革命遗迹。 系列大屠杀先是从白公馆开始的。 当天下午四时,刽子手第一个杀害了已关押12年之久的抗日爱国将领黄显声将军。之后,刽子手分批提人,把革命者押到白公馆附近的山坡上杀害。 谭沈明被押走时指着刽子手骂道: “你作恶多端,人民一定会把你捉拿归案, 剥你的皮,抽你的筋! ”随之便倒下了。 在“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政工干部文泽,眼见难友们被一批批押岀枪杀,他写下了《天快亮的行凶》,诗稿刚完成,也被提出枪杀。 还有这样令人万分痛心又悲愤的一幕:禁锢了 9年的王振华、黎洁霜夫妇被押出了牢房。他们同戴一副手铐,怀中分别抱着一个两岁、一岁的孩子。到了刑场,年幼的孩子看见刽子手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得大哭起来。黎洁霜紧紧抱住孩子对刽子手杨进兴说:“多打我几枪,你们把孩子放了! ”“不行,一齐打,斩草除根! ”刽子手夺过孩子,当着父母的面向两个孩子开了枪,枪声再次响起,一家四口倒在了血泊之中。 白公馆大屠杀一直持续到深夜,共有40多人殉难。平时受到狱中革命者教育的看守杨钦典,在最后紧要关头,毅然倒戈,站在了正义的一边,他打开牢门, 使最后的19人(包括两个小孩子)奇迹般地得以脱险,其中就有后来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罗广斌。 据统计,从1949年8月蒋介石下达暗杀命令到重庆解放,共有300多位革命志士倒在了歌乐山下,“11·27”是最为惨烈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