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本质属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1604
颗粒名称: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党的先进性和执政能力建设的本质属性
分类号: D261
摘要: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回答的是为谁执政的问题,这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
关键词: 党员干部 思想建设

内容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回答的是为谁执政的问题,这是我们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政党来说,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全国各族人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奋斗的最高目的。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包含着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比如,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观点;人民群众的整体利益是由各方面的具体利益构成的,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决定性因素的观点;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的观点;绝不允许党内形成既得利益集团的观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观点;群众利益无小事,要为群众诚心实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的观点;要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不断实现民利的观点;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点等。这些思想观点,是我们党经过艰辛探索和实践得来的,不仅指出了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极端重要性,而且赋予党的执政理念深刻的时代内涵,为我们党加强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 现在的问题是,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在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我们的一些党员干部容易受到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漠视群众、脱离实际,形式主义、官僚作风,弄虚作假、 虚报浮夸,铺张浪费、贪图享受,公权私用、服务缺位,滋长了脱离群众的危险倾向。因此,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不断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意识, 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真正把先进性的要求落实到思想和行动上,落实到全部执政实践中,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体现了共产党的先进性中国共产党党章开宗明义就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 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才能申请入党。“先锋队”、“先锋战士”、“先进分子”,这是对共产党及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对于执政的共产党来说,就是要切实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首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由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 就把自己确定为中国工人阶级的政党, 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为保持先进性奠定了坚实的阶级基础。同时又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工人阶级自身解放的过程,也是其他劳动者阶级解放的过程,是全人类解放的过程,工人阶级所代表的社会利益必定是全体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也决定了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共产党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性质。 其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由共产党的宗旨决定的。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依靠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共产党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信群众是真正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能丢。 再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势所在。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党离不开人民,人民离不开党”。新民主主义时期,党领导人民历经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 建立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正如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所总结的“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这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党执政的主要经验。 二、执政的共产党只有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保持其先进性共产党始终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就在于它与历史上的剥削阶级政党不同: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时,是立党为公、夺权为民的;掌握政权时,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因此,执政的共产党要保持其先进性,最重要的就是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其一,要在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过程中,使人民群众不断得到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一是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牢固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断开拓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此过程中,必须努力使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阶段性任务统一起来,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最直接、最关心的利益来落实。二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创造精神,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好自己的事情,实现自己的利益和愿望。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充分行使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党都要把人民群众当作社会的主人,坚持群众路线,团结和引导人民群众与党同舟共济。 三是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教育科技事业, 让人人都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这都是为了使人们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使人民的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其二,要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各种利益关系,使越来越多的群众得到实惠。要始终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代表社会各阶层利益相统一,在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中,都应该正确反映并有利于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都应认真考虑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要始终做到关注困难群体,在准确把握人民群众所需、所急、所忧、所盼的同时,更要关心下岗失业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不断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切实把中央为他们脱贫解困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其三,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党越是长期执政,反腐败的任务越艰巨,越要坚定不移地反对腐败,越要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保持党的先进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查处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权力、谋取私利的违法违纪案件为重点,严厉惩处腐败分子。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上。 三、共产党员应按照党的先进性要求,自觉地落实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对“执政时间越长,面临的执政考验越严峻”有充分的认识。 一是由于执政时间长,容易产生脱离群众的倾向。党执政后,一些党员成为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干部,很容易渐渐地高高在上而远离群众,淡漠“公仆”意识而变成凌驾于群众之上的“主人”,失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我们党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只有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我们党才能无往而不胜。在长期执政的条件下,我们党要充分发挥密切联系群众这个最大优势。有效防止脱离群众这个最大危险,关键在领导干部,是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还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这是衡量各级领导干部作风是否端正的试金石。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时刻摆正自己和群众的位置,切实做到在思想感情上贴近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作为决策的根本依据,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下大气力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多办顺应民意、化解民忧、为民谋利的实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二是由于执政时间长,容易出现滥用权力的现象。权力是一种支配力量,一旦权力拥有者随心所欲,就会导致权力无原则扩张,滋生腐败。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的工作、生活、社交空间日益拓宽,对此,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规范并加以约束和监督,就很容易使权力成为腐败的条件。要使每一位领导干部都知道,我们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而不能用来为自己或小集团谋私利。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把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从哪里来的、应该为谁所用这个重要问题想清楚、想正确,手中有了权力就忘乎所以,以权谋私,为所欲为,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 地位观、利益观,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真正做到一身正气、一尘不染,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髙尚品格和革命气节。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的法律法规, 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 时刻警惕权力、金钱、美色的诱惑,防止手中的权力商品化、庸俗化,决不能把权力变成以权谋私的工具。 三是由于执政时间长,容易失去自身的生机和活力。革命战争年代的严酷环境,使党员和党的干部很少考虑享受,也难以享受。而在党执政以后特别是在长期执政的情况下,部分党员干部很容易懈怠。深入群众生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热情降低,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研究解决新问题的开拓进取精神减弱,经验主义、本本主义容易盛行,思想有可能变得僵化保守。再加之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都可能使一些党员干部飘飘然,在文山会海中虚度光阴, 在迎来送往中乐此不疲,在灯红酒绿中流连忘返,在升官发财中煞费苦心。总之,我们必须认真领会十六届四中全会向广大共产党员告诫的:无产阶级政党夺取政权不容易,执掌好政权尤其是长期执掌好政权更不容易。党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公仆意识和节俭意识, 深刻汲取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成败的经验教训,更加自觉地加强执政能力建设, 始终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切实转变作风。江泽民同志指出: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命。”党的作风建设既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又是一项现实而紧迫的工作。应当清醒地看到,在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党担负的历史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干部队伍状况生了深刻变化, 在国际和国内、历史和现实、经济和社会、 党内和党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下,领导干部身上滋生不正之风的现实危险性在增加,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和紧迫。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风邪气, 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培育、践行“勤奋学习、学以致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艰苦奋斗、勤俭节俭,顾全大局、令行禁止, 发扬民主、团结共事,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这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世界现。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不仅是社会财富的主人,而且也是国家权力的主人。党的干部的权力来自人民,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才能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党的执政基础才能坚如磐石。 每个党员领导干部在行使手中的权力时, 都要有强烈的党性意识和责任意识,使权力用于为人民服务。要面向群众想民情。 积极深入基层,特别是要经常到最困难的地方去,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要不图虚名说实话,切实纠正和克服只图虚名、不务实效的坏习气,实事求是地反映社情民意,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谋利益。要心想发展办实事。坚定不移地把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帮助群众发展事业,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总之,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能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现实、 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石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