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着 幸福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1537
颗粒名称: 忙碌着 幸福着
其他题名: 雨后海原采访见闻
分类号: P426.616
摘要: 等天下透雨、盼天降好雨,这几乎成为今年乃至近几年每一个海原人最大的心愿。6月16日以来的连续降雨,对饱受旱灾之苦的海原县群众来讲,是那么可贵、可喜。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地焕发着勃勃生机……一切都在诉说,这是一场及时雨、幸福雨!也许有人还不知道,地处干旱带的海原县,已连续5年遭遇特大旱灾,没有特色种植业的乡村,连续5年地里没有收成。
关键词: 种植业 旱灾

内容

等天下透雨、盼天降好雨,这几乎成为今年乃至近几年每一个海原人最大的心愿。
  6月16日以来的连续降雨,对饱受旱灾之苦的海原县群众来讲,是那么可贵、可喜。人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大地焕发着勃勃生机……一切都在诉说,这是一场及时雨、幸福雨!也许有人还不知道,地处干旱带的海原县,已连续5年遭遇特大旱灾,没有特色种植业的乡村,连续5年地里没有收成。对生活原本困难的海原县群众来讲,这是何等的艰辛!就在下雨前的6月初,记者在海原县最干旱的徐套乡采访,所到之处,大山裸露,田地荒疏。徐套村打麦水自然村的田风山老人在水窖里吃力地折腾了好一阵,也只打上来半桶浑浊的水,他说,这水窖里的水还是开春下雪时积下的,一个月前就不能用了,他家5口人和1头牲畜靠买来的水生活,1立方米水要花50元的运费,家里养的羊早卖完了。 据了解,去年8月至今年6月初,海原县降水量仅为152毫米,较历年同期偏低三成。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降水量仅为5.3毫米,相当于历年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全县境内库坝蓄水仅为历年的十分之一,12.2万眼水窖蓄水量均不足2.6立方米,由此引发全县12.4万人不同程度缺水,大多数人靠拉水维持生活, 拉水费用已远远超过了缺水群众的承受能力。
  6月18日,雨还在断续地下着,蒿川乡蒿川村村民马真冒雨在自家的压砂地里查看瓜苗。马真的20亩砂地是今年新压的,自从种瓜那天起,这20亩硒砂瓜就成了马真一家5口人今年全部的希望。他和妻子整天忙在压砂地里,前段日子,为了浇瓜保苗,他到20多公里外拉水,自己都不记得在拉水的路上开着蹦蹦车跑了多少个来回! “老天有眼,终于下雨了,我再不用拉水浇瓜了。”这是马真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马真的这句话,记者在雨后走过的每一片压砂地都能听到。 对海原县来说,19万亩压砂地是农民的希望田,许多农民还将希望寄托到下雨后播种粮食作物的土地上。 海城镇高台村村民马文虎家有5 口人,共75亩旱地,粮食作物已经连续5年没有收成了。但他每年都要把地打耱好,寄希望于来年。
  “我天天盯着电视上的天气预报看,海原就是圈不到下雨的圈圈里。” “都失望了,没想到下了这么好的雨,种养麦还来得及。”采访中, 马文虎有些炫耀自己的精明— 地没有白打耱, 终于有收获的机会了。马文虎目前准备种50亩养麦、25亩禾草。目前,海原县正积极发动群众抢墒补种,力争实现“以秋补夏”,以“大秋补小秋”,最大限度地弥补旱灾造成的损失。 其实这场及时雨,也让海原众多养殖户感觉到了幸福。海原县是草畜大县,全县紫花苜蓿留床面积达100万亩,但由于今年持续的旱情,90万亩紫花苜蓿没有返青,4.2万头大家畜和32万只羊缺水、缺草。全县北部乡(镇)的农家卖光了羊,牲畜还得买水买草“吊命” 。已经几年没有收成的农民,既要买水买口粮,又要给牲畜买草,他们在苦苦地等待着、煎熬着……喜雨终于来了,农民先想到的是给牲畜种草。 据统计,这次下雨后,海原将种植禾草40万亩,100万亩的紫花苜蓿还可以收割一茬。能让牲畜和羊结束买草吃的历史,这是连续遭受干旱之苦的海原农民最大的幸福。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