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杞产业领航中宁现代农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1387
颗粒名称: 枸杞产业领航中宁现代农业
分类号: F326.1
摘要: 瓦特,一个熟悉的名字。1736年,正是他发明的蒸汽机开启了英国工业之门,使英国当时成为全世界工业发展的先行者。 穿越时空回到今天,类似的事情就在中宁上演。中宁县是中国西北部一个不大的县, 但有中国“枸杞之乡”的盛誉。近年来,中宁县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放宽了眼光、放开了步子、放活了机制,枸杞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种植业

内容

瓦特,一个熟悉的名字。1736年,正是他发明的蒸汽机开启了英国工业之门,使英国当时成为全世界工业发展的先行者。 穿越时空回到今天,类似的事情就在中宁上演。
  中宁县是中国西北部一个不大的县, 但有中国“枸杞之乡”的盛誉。近年来,中宁县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放宽了眼光、放开了步子、放活了机制,枸杞产业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
  2004年,中宁县枸杞种植面积为8万多亩。之后3年,枸杞面积每年以1.5万亩的数字推进。在量变的同时,中宁人开始琢磨着在质上做文章。2006年,以提质增效为核心的枸杞发展理念在中宁全面形成。围绕这一理念,枸杞统防统治、 测土配方平衡施肥等技术在全县迅速开展。截至2006年年底,全县80%以上的枸杞实现了统防统治和测土配方平衡施肥,从而使枸杞基本实现了绿色无公害生产。另外,枸杞烘干温棚和枸杞色选机的问世,从根本上消除了枸杞晾晒和拣选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标志着中宁枸杞生产由传统的作坊式转向了现代化机械运作。 2007年,发展现代农业的号角在中国大地吹响,当很多地方还在琢磨如何迈出现代化农业发展的第一步时,中宁枸杞产业却在几家枸杞加工企业的“捣腾”中,踢开了现代农业的大门,使枸杞产业成为中宁县现代农业发展的领航者。 企业+农户+基地,这条路是传统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迈入现代农业大门的必经之路。中宁的枸杞产业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种植上,中宁枸杞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加工上,目前中宁县大大小小的加工企业有100多家,并逐步走向了由粗加工到深加工的转型;销售上,“中宁枸杞” 作为一个知名品牌已被广泛认可,销售网络更是日趋完善。据统计,在全国25个省市有中宁枸杞的销售网点。日本、美国、英国等5个发达国家的枸杞市场“蛋糕”,就被中宁分得一块。 也正是“企业+农户+基地”的这种模式,使中宁的茨农在实现向产业工人转变的同时,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马进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