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问渠哪得清如许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0904
颗粒名称:
问渠哪得清如许
并列题名:
城区环保工作先进经验介绍
分类号:
X21
摘要:
自从现代社会工业文明产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就成了一对矛盾。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找到平衡?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再破坏环境?这些问题一直困绕着整个人类,同样也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 有发展就要有保护,有污染就要有治理。
关键词:
城市环境
城区环境
环境保护
内容
自从现代社会工业文明产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就成了一对矛盾。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中找到平衡?如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不再破坏环境?这些问题一直困绕着整个人类,同样也成为制约我市发展的瓶颈。 有发展就要有保护,有污染就要有治理。近年来,我市环保工作者和排污企业一起想办法、找出路,寻求和探索着工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有付出必然有收获,有探索必然有成功。经过努力,我市城区环保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借鉴这些成功经验,对我市今后的环保治理工作,有着远胜于治理本身的积极意义。
■美利神话:造纸污水零排放站在美利工业园区的高地上,望着脚下郁郁葱葱的林海,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望无际的沙漠, 更难想象的是浇灌这些树木的水是曾经直接注入黄河的工业污水。 • •2003年以前,原美利纸业的生产污雄全部直接注入了黄河中,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实现和大自然的和谐美利人深深明白这一点。为了从根本上治理污放问题,原美利纸业投资9600万元建设投产处理能力5万立方米的废水综合处理系统和速基地输水灌溉工程,将处理后的生产废水输送公里外的速生林基地,混配黄河水灌溉林地。这不但保证了生产废水不再向黄河排放,每年减少黄河取水量1600万立方米。 如今,美利人已造林50万亩,中卫的腾格里沙漠因此而向西、向北后退了 10余有效地阻挡了风沙的侵袭,企业在治理污染的对改善生态环境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这就是美。
■银河模式:你污染我治第一次走近银河冶炼司, 看不见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和产生的粉尘,记者以为这家企业开工生产,直到走进厂区.听见旳机器声才确定企业运转正常。副总经理孙永华告诉记者,以确实像记者想象的那样,机器便产生很多烟尘,企业也想治负担不起治理设施的运行费用面对企业积极的治污态实际情况,2006年,市环保局积极宁夏融通工贸有限公司与银河冶限公司达成铁合金炉烟气烟尘治工程协议,由融通公司投资改有环保治理设施,采用干法布袋工艺对烟尘进行彻底治理,设备费用由融通公司承担,生产过程的微硅粉也由该公司负责收集此举不但彻底解决了银河冶炼公司的污染问题,而且使融通公司在销售微硅粉中获得了经济效益。
银河模式不仅仅是一种治污模式,更重要的是一种工作模式。通过银河模式我们可以看到,治理污染不是简单的罚款和勒令企业整改,更重要的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让治理污染不再成为企业的负担。
■万国经验:治污治出了新天地猪粪四溢、空气混浊!人们这样形容以前的中卫万国种猪厂。而如今走进万国种猪厂很难见到成堆的粪便,因为粪便已成为该企业的宝贝。改变来自于该企业2005年投资建设的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万国种猪厂总占地面积5300亩,年出栏商品猪2万头。以前,该企业未经处理的粪便污水直接排放,严重影响了周边的自然环境。2005年10月,企业投资300.86万元建设了大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 将以前令人头疼的猪粪经过发酵生产沼气。目前,企业年处理粪便和污水1.8万吨,年产沼气5万立方米,完全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该企业将生产沼气过程中产生的沼液、沼渣加工为有机肥,通过销售有机肥实现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万国种猪厂副总经理孙忠才说,现在有机肥产生的效益占全厂经济效益的很大比重。如果运转正常,有机肥的效益将超过养猪的效益,到时候就会看到一个以养猪为副业的养猪厂。
■瑞德眼光:废物里捡出金娃娃中卫有不少炼铁企业,企业产生的大量废渣成了令人头疼的工业固体废物,长年堆积的废渣严重影响自然环境。中卫市瑞德建材有限公司却从这些废渣中挖出了巨大的价值。 瑞德公司是今年3月新建的建材公司,该公司主要生产矿棉装饰吸声板,而企业的主要原料就是炼铁企业在生产中产生的废渣。据瑞德公司总经理黄伟林介绍,铁矿石废渣中含有氧化硅和氧化铝等矿物质,将其中的矿物质通过熔炼进行提取,就成了生产矿棉吸声板的原材料。当初投资建设这个企业正是看到了中卫铁矿石废渣资源充足,而且企业还符合国家相关环保产业政策。黄伟林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企业运转正常,每月将消耗铁矿石废渣300吨以上。 成功的经验远不止上述这些企业,还有中卫市远东化工有限公司的两水闭路循环综合利用系统使工业废水循环率达到95%以上;迎水桥镇夹道村的秸杆气化项目让该村400户受益;科豪陶瓷有限公司的废物资源化利用等等。 原宁夏石林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建材厂以前严重污染周边居民生活环境,经常受到投诉。2006年6月整体搬迁后,附近居民王慧中对记者说:“自从建材厂搬走后,灰尘小了,噪声没有了,自己感觉神清气爽。”实际上,污染治理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如果全社会都能关注环保,沿着已经探索出的治理污染的成功经验走下去,我们的家园就会更美好,我们的生活也会更美好。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闫海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