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讲台的一朵蓝莲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0654
颗粒名称: 扎根讲台的一朵蓝莲花
其他题名: 记城区宣和镇丹阳村代课教师刘希章
分类号: K825
摘要: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用顽强的斗志和病魔作抗争,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以坚强的毅力向农村的愚昧落后开战,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实现心中的理想,义无返顾地走上讲台当一名代课教师。这一代就是20多年,多少辛酸和苦楚,被他牢牢踩在脚下。至今,他依旧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一切为孩子谱写着绚丽的篇章。他就是城区宣和镇东台地区丹阳村小学代课教师刘希章。
关键词: 人物传记:优秀教师

内容

一位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农民,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著,将自己的一切无私地献给了教育事业,其举动令人感动 !一位连路都无法正常行走的平凡之人,凭借顽强的毅力站在讲台上,给孩子们传授知识,其精神催人奋进 !一位多次获得表彰的普通代课教师,中国共产党党员,拿着微薄的薪水,养活着一个多人残疾的家庭,其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对自由的向往心中那自由的世界如此的清澈高远盛开着永不凋零蓝莲花许巍《蓝莲花》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用顽强的斗志和病魔作抗争,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以坚强的毅力向农村的愚昧落后开战,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为了能让更多的孩子实现心中的理想,义无返顾地走上讲台当一名代课教师。这一代就是20多年,多少辛酸和苦楚,被他牢牢踩在脚下。至今,他依旧无怨无悔地用自己的一切为孩子谱写着绚丽的篇章。
  他就是城区宣和镇东台地区丹阳村小学代课教师刘希章。
  他为何要这么做?又是什么精神支撑着双腿残疾的他扎根在讲台上,犹如一朵盛开着的永不凋零蓝莲花呢?不让上学就跳崖刘希章的“爬”学路刘希章,1962年出生在原中卫县红泉乡校育川村,先天性的小儿麻痹症使他的双腿软得像面条,无法站立起来。看着身边的小朋友欢快地奔跑,好强的他缠着父母哭闹着要上学。刘希章的父母经过再三考虑,终于让他在11岁时“爬”进了课堂。“因为当时我们都是地主成分,要接受大家的监督,进行'劳动改造',他只能自己爬那来回 10公里的路程,我们心疼他不让他上学,但铁了心要上学的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让上学就跳崖。”看到他双手和膝盖上留下的上学的痕迹——老茧,刘希章的父亲至今记得刘希章刚上学时说过的话。4年级需要到离家8公里的校育川完小上学时,刘希章开始了漫长的学走路过程。 跌倒了爬起来,摔伤了随便止止血再继续,就这样经过无数次的跌爬摔打,一年后,刘希章站立起来架着双拐能走路了。随后,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初中。最后,因为家庭和自身残疾等原因,刘希章只好辍学在家。但他那颗求知的心始终飞扬在大山深处……教书有路勤为径刘希章的教学路1980年,当校育川村干柳树组唯一的一名教师走了之后,在学校的孩子面临失学的状况下,刘希章自告奋勇向学校领导提出要承担起该教学点的教学任务。“我的身体残疾了,但我的精神志气没有残疾,能用自己学到的知识为家乡的孩子服务,多大的困难我都能克服。”校长见他态度坚定,答应了他的要求。刘希章从此踏上了一条艰难的执教之路。他当时面对的是几个年级的10余名学生,采取的是复式教学法,每天都要熟悉几个年级的教材,讲授各个年级各门功课,批改学生的作业。长此以往,就是身强力壮的人都吃不消,何况他一个重度残疾人。但为了孩子,他咬紧牙关克服了种种困难,独立支撑着该教学点的教育阵地。
  1985年,随着搬迁政策的实施,刘希章所在的村庄集体搬迁到宣和镇东台地区的丹阳村。村子创建之初,别人都忙着盖房种地,而他却愁的是村里没有学校,孩子又将失学。刘希章没有把自己的事搁在心上,将家里的一切撇给年迈的父亲和双目失明的母亲以及智力残疾的妻子,奔波于村部和乡政府之间,2年后,该村有了第一个教学点。在群众的一致认同下,刘希章又站在了讲台上。春天风沙大,他要及时保持教室清洁,只好坐在地上帮学生扫地;夏天气温高,他要想尽办法让孩子保质保量上好课;秋天农活多,他要绞尽脑汁让孩子按时按节到学校;冬天气候冷,他要早早到学校给孩子们生火取暖。冬去春来,寒暑易节,多年来,他从未因身体重残和家务繁重耽误过学生一节课。
  学海无涯苦作舟刘希章的探学路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在过去的教学中,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刘希章也算是学历较高的教师了,但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在为了能给孩子把课上好,刘希章觉得需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2003年,家庭贫困的他硬是从牙缝里挤出了点钱,报考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专科自学考试,并在2006年获得了大专毕业证。为了能给孩子上好音乐课,刘希章自己又掏钱买了一部电子琴在家练习,从识谱到唱歌,无数个不眠之夜,熬坏了眼睛、熬坏了身体。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希章终于走出了乐盲的行列,步入了跳动起伏的音乐殿堂,自信地站在了讲台上给孩子教音乐。体育课上,刘希章没办法教孩子,就找来几个村里大一点的孩子先跟着教材学,这些孩子学会了再给学校的孩子们教。不管什么课程,刘希章总要想办法让孩子都能学到。
  有志者事竟成刘希章的品学路看到这个老少同处一室且残疾人占了多数的家庭里,唯一值钱的就是几只羊和屋里的一台长虹牌彩色电视机了。尽管刘希章家里享受着一个低保户的照顾政策,拿着三四百元的工资,可老人要吃药、孩子要穿衣、全家人要吃饭,但刘希章却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过,仍然每天为教育事业默默地耕耘着。
  27年来,靠自己长时间摸索总结出来的教学经验,刘希章启蒙的学生达四五百人。“刘老师不仅在学校要和其他老师一样代课、备教案、批改学生作业和参加学校的一切活动,而且回家后,还要帮家人做饭、干家务,相对其他教师是一个很好的榜样。”该校老师一致赞扬说。由于他刻苦钻研, 不懈努力,所教班级学生的成绩,一直在全乡同年级中名列前茅,他自己也被评为“优秀班主任”、 “模范教师”、“先进工作者”,多次受到市、县•、镇(乡)党委、政府的表彰奖励,1994年还光荣地加; 入了中国共产党。
  “教育是我衷爱的事业,也是我唯一能够回报党和人民培育的机会,以重残之身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了一点自己的绵薄之力。只要山区教育事业需要,组织上信任,我将继续把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奉献给教育事业——这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面对笔者的采访,刘希章平静地说出了自己的心声和愿望。
  (本版图片均由本报实习生宋大为摄)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宋大为
责任者
闫海涛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