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硒砂瓜地寄希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10017
颗粒名称:
硒砂瓜地寄希望
分类号:
F304.8
摘要:
4月23日,记者走进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曹兴荣家的甜瓜大拱棚,一排排嫩绿的瓜蔓上正盛开着黄色的小花朵,曹兴荣和妻子黄艳花正在瓜棚里忙着给开了花的甜瓜授粉。“这3个新建的大棚我只掏了6000元,其余的都由政府补贴。”曹兴荣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道。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民收入
内容
4月23日,记者走逬海原县高崖乡草场村曹兴荣家的甜瓜大拱棚,一排排嫩绿的瓜蔓上正盛开着黄色的小花朵,曹兴荣和妻子黄艳花正在瓜棚里忙着给开了花的甜瓜授粉。“这3个新建的大棚我只掏了6000元,其余的都由政府补贴。”曹兴荣高兴地向记者介绍道。 今年,曹兴荣家种了 23亩硒砂瓜,其中拱棚甜瓜6亩。新建的占地3亩的大拱棚在宁夏中部干旱带节水农业示范区里,今年该项目在高崖乡建设塑料大拱棚700栋,每个塑料大拱棚造价1万多元,但瓜农投入不到2000元。
“为啥种这么多瓜呀? ”“政府的政策好呀,再说我们这里的瓜价也好,种瓜有赚头。”曹兴荣爽朗地说。
“那你今年估计能收入多少呀? ”“拱棚瓜一亩最少收入4000元,露地大田瓜一亩收入2000元。”曹兴荣谈起瓜的收入有些兴奋,“去年我种了22亩瓜,其中有3亩拱棚瓜,共收入了 5万多元。”曹兴荣家的所有旱地都压了砂、种了瓜。记者算了一下,曹兴荣家今年种瓜的收入超过6万元。 说起种瓜的经历,曹兴荣很自豪,因为他已经是20多年的种瓜老手了。但过去他家最多也只种5亩瓜。
“种多了忙不过来。” 2003年,为了卖瓜, 曹兴荣和两个儿子幵着手扶拖拉机到固原、中宁走乡串户,整整一个多月没有在家睡过觉。
“那一年,5亩瓜收入不到5000元,”黄艳花插话说,“现在好了,瓜一成熟,外地的商贩就在地头等着呢,还能卖上好价钱!”2005年以来,海原县把高崖乡确定为该县发展硒砂瓜产业的核心区之一,通过逐年扩大种植规模,加大对外宣传和推介的力度,目前,高崖甜瓜已经在全区小有名气,外地客商慕名而来,当地瓜价一路攀升,每公斤甜瓜最高卖到了 10元。
“现在我们种瓜不愁卖,也不操心育苗,轻松多了! ”曹兴荣有些兴奋。 今年,宁夏中部干旱带节水农业示范项目在草场村建设工厂化育苗中心日光温室20栋,年可提供200万株甜瓜种苗,瓜农在地头就买到了瓜苗,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时间和劳力。
“这6亩大棚都是雇人搭起来的,现在我们草场村大多数年轻人外出打工,农忙时家家户户就雇短工。” “一天25元,我今年雇人搭棚就花了近千元。”曹兴荣对记者说,他的的两个儿子常年在外打工,每人每年的收入在1万元以上。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