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大气力 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9926
颗粒名称: 下大气力 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
其他题名: 学习贯彻胡锦涛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系列谈之一
分类号: F303
摘要: 胡锦涛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工作时强调,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农村建设 重要讲话

内容

胡锦涛总书记在宁夏考察工作时强调,着力推动科学发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措,也是确保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再过 14年,我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重点和难点都在于农村能否同步实现这个目标、农村的发展能否跟得上这个进程。我市尚处于欠发达地区,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任务更显艰巨。广大干部群众从现在起,必须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继续发扬“三苦”精神和“两情”作风,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干劲,下大气力,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上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首先要扎实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提起新农村建设,人们首先联想到的是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是一排排崭新的农舍。这无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最直观的体现。发达地区经济实力较强,可以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力量抓村镇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欠发达地区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较差,在起步阶段抓一些见效快、受益面宽的工作,有利于统一认识、增强信心。但更重要、更本源的内容,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民经济实力,处在欠发达地区的我们尤其要在这个方面下工夫。只有经济发展了,才有能力建设新村镇,才有条件过上新生活。我市着力发展的硒砂瓜、设施蔬菜、枸杞、马铃薯等特色产业,是经过实践证明了的加快农民增收的产业,也是已具雏形的现代农业,所以,各级党政组织必须牢牢抓住发展农村生产力这个最为根本的环节, 促进特色产业的加快发展。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 各地各部门必须下大气力支持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力更生、以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农村面貌。同时,也要顺应经济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及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应很好地处理农民主体和政府引导的关系,在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的同时,各地应筹集一定资金,通过发放水泥、电动水泵等实物的方式,引导农民投工投劳建自来水、村内道路和新式厕所。围绕新农村建设要整合现有的各种支农资金,按一个规划统筹使用,有效解决资金分散、形不成合力等突出问题。
  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更大步伐, 必须解决好科学合理规划问题。为避免走弯路、造成浪费,规划先行应当成为一个重要原则。特别是村镇建设要严格遵循规划。在不少地方,由于村镇建设规划长期滞后,“有新房、无新貌”,“只见新房、不见新村”的现象较为突出。这两年农民资 累增加较多,农村即将出现新一轮的建房高峰,在这个关键时刻加强村镇规划和管理十分必要。一个好的规划应当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前瞻性,二是和谐性。要充分考虑到今后工业化、城镇化的长远趋势和村镇布局的长远变化,突出重点镇和中心村的建设,不要遍地开花。要从村镇的山形地势出发,依山顺水,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形成各具特色的自然村落、田园农庄、农村社区。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政组织必须统筹考虑,在下大气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努力形成县域经济新格局的同时,加快培育农村市场的新主体,完善乡村治理的新机制,创造乡村生活的新环境,树立乡风民俗的新风尚,促进公益事业的新发展,营造农村和谐的新局面。任务是艰巨的,时间是紧迫的,只要我们继续发扬“三苦”精神和“两情”作风, 以更加开放的思想观念,更加执著的奋斗精神,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投身到新农村的建设中去,我们就一定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新跨越。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柳应川
责任者
胡锦涛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