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中卫:崛起中的“西北瓷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9793
颗粒名称:
中卫:崛起中的“西北瓷都”
分类号:
F291.1
摘要:
2004年是中卫发展史上全新的一年。 当年,中卫陶瓷还鲜为人知。而今,经过短短3年的发展,一个现代瓷都正在迅速崛起,并不断向西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目标迈进。 是的,作为西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这张闪亮的名片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关键词:
城市化进程
经济发展
内容
2004年是中卫发展史上全新的一年。 当年,中卫陶瓷还鲜为人知。而今,经过短短3年的发展,一个现代瓷都正在迅速崛起,并不断向西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目标迈进。 是的,作为西北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 这张闪亮的名片有着沉甸甸的分量。 记忆2004城区常乐镇矿产资源丰富,有石膏、煤炭、铜、黏土等多种矿藏,分布集中。可是过去,这些矿藏资源始终沉睡地下。2004年经过重新定位,要做“西北瓷都”的中卫, 终于靠陶瓷迸发出希望之光。
2000年3月,科豪陶瓷公司落户于中卫常乐陶瓷园。公司占地200亩,拥有3条现代化陶瓷生产线,资产近亿元,全套引进当时国外最先进的德国、意大利大吨位自动压砖机多台,“科豪牌”全瓷外墙砖系列产品通过了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质量认证及IS0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经自治区名牌战略委员会推荐,“科豪牌”外墙砖获得2005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名牌产品,是西北五省建筑陶瓷产品中唯一获省级名牌的产品。
2004年,科豪陶瓷新上了 1条年产450万平方米的地板砖生产线。该技改项目的上马使科豪陶瓷由3条生产线小规模生产转变为大规模生产,领先于西北其他陶瓷企业。 回顾2005“工业强市”是中卫既定的发展战略,离开工业经济支撑的中卫,只能“跛脚”前进。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2005年,全市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57亿元,同比增长23.5%;工业增加值16.8亿元,同比增长22%。各工业园区和工业基地入园企业累计达到79家,建成投产61家。 其中,科豪陶瓷和新亚陶瓷2家企业陶瓷产量达356万平方米,产值达2200万元, 实现利税164万元。
2005年,年产450万平方米的科豪陶瓷外墙瓷砖生产线投产,进一步增强了中卫陶瓷的生产能力。同时,我市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 相关人员于当年2月份赴山东考察招商,与山东省有关企业达成了合作建设陶瓷加工项目。 汗水浸透的数字最能说明成就。陶瓷产业的迅速崛起,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确立的“发展陶瓷支柱产业,带动全市经济腾飞” 的构想,得益于良好的投资环境和优惠政策。正如常乐镇党委书记黄积银所说:“有了陶瓷产业基地的发展,才有后来陶瓷产业的崛起!”关怀20062006年,市委、市政府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 当年,我市引进了江西美康陶瓷生产企业,该公司投资8000万元,在中卫常乐陶瓷园建成了年产600万平方米的内墙砖和地板砖生产线各1条。 这一年,科豪陶瓷、新亚、美康3家陶瓷企业共投资1.5亿元建成4条陶瓷生产线,新增陶瓷生产能力2400万平方米。至此,我市的陶瓷生产线已有7条,陶瓷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平方米,并不断向西北最大陶瓷生产基地目标迈进。 我市陶瓷产业迅速崛起,离不开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同年3月,市委书记刘云深入科豪陶瓷公司现场办公,市长李锐深入科豪陶瓷公司调研……当时,科豪陶瓷公司生产的地板砖、内墙砖等产品远销山西、河南及西北5省区,当内部原有生产线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时,科豪陶瓷计划投资3500万元新上一条地板砖生产线。市委、市政府了解这一情况后,于当年3月28日邀请中国建设银行中卫支行负责人为企业协调解决困难,当日,市委常委段振国和副市长孙贵宝又专程到科豪陶瓷公司协调贷款问题。 在科豪陶瓷公司及其他企业快速发展的背后,留下的是市领导无尽的关心和支持。 今年4月6日,记者在科豪陶瓷公司采访时,公司副总经理俞斌由衷地说,如果没有市领导的支持,没有全市领导干部一心为民、真抓实干的精神,我们的企业不可能发展得这么快,更不可能有今天的成绩。 辛勤的汗水和卓有成效的工作,必然带来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卫陶瓷产业必将迎来更多、更大的辉煌!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田海军
责任者
马智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