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中宁农民进城二三产业显身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9560
颗粒名称:
中宁农民进城二三产业显身手
分类号:
F303
摘要:
中宁县舟塔乡农民王志军近两年可谓“走着嚼甘蔗——步步甜”,2005年盖起10间新房,2006年买了一辆价值13万元的北京产现代牌轿车,2007年他又开始张罗新建一所标准化生猪养殖园区。在中宁县,像王志军这样“钱袋子”鼓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正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享受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快乐。王志军常说,当农民更要追求效益。
关键词:
农业发展
农民创业
内容
本报讯(通讯员李齐徐洁)中宁县舟塔乡农民王志军近两年可谓“走着嚼甘蔗——步步甜” ,2005年盖起10间新房,2006年买了一辆价值13万元的北京产现代牌轿车,2007年他又开始张罗新建一所标准化生猪养殖园区。在中宁县,像王志军这样“钱袋子”鼓起来的农民越来越多,他们正紧跟城市发展的步伐,享受着经济增长带来的快乐。
王志军常说,当农民更要追求效益。刚开始,他家种了 5亩粮食、4亩枸杞,年收入稳定在1.5万元左右。但他没有满足现状, 转而涉足更能赚钱的生猪养殖和贩运生意,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已拥有了一个有100余间圈舍的生猪养殖园区。2006 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01元,其中来自枸杞、畜牧、林果等特色产业的现金收入就达3096元。
随着农村基础设施逐步改善,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宁县大批农民走出了农田,投身二、三产业,农资店、超市、饭店、药店、美容美发店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张建宁是宁安镇白桥村的农民,家里种着2亩枸杞,养着十几头猪,又在县城开了一家汽车修理铺,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目前,该县农民家庭经营的二、三产业人均纯收入达667.4元,其中,来自交通运输业人均纯收入达470.76元,批零贸易业人均纯收入达476.66元。
“钱袋子”鼓起来后,农民自然而然地挺直了腰杆,“理直气壮”地开始享受城里人的生活,很多农民建起了二层小别墅,享受着暖气、太阳能带来的便利。家住新堡镇的王大爷每天早晨到饭店吃早点,送孙子上幼儿园,傍晚到公园打太极拳,日子过得比蜜还甜,他高兴地说:“我们现在的生活, 跟城里人没啥区别,甚至比有些城里人还舒服呢。”为使增收致富的车轮转得更快,中宁县农民广泛应用农业实用技术。舟塔乡农民种植枸杞,从育苗开始,他们就请专业的科技服务公司进行指导、跟踪服务。新堡镇 500余户农民把土地租给枸杞深加工企业, 在企业全方位技术指导下,从事有机枸杞生产,利润成倍增加。现在,中宁农民正大步向小康社会的门槛跨入,许多原本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正在逐步变成现实。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齐
责任者
徐洁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