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我市文学创作渐入佳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9459
颗粒名称:
我市文学创作渐入佳境
其他题名:
引起了影视界的广泛关注
分类号:
I2-29
摘要:
4月8日,一部以反映海原县当地群众生活的电影《汉民干妈》在海原县开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太和盛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海原县举行了开机仪式。近年来,海原县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民俗文化。
关键词:
文学产业
电影
内容
本报讯(记者马智勇)4月8日,一部以反映海原县当地群众生活的电影《汉民干妈》在海原县开拍。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太和盛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在海原县举行了开机仪式。近年来,海原县因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民俗文化,引起了影视界的广泛关注,先后有多部影片在海原境内拍摄。《汉民干妈》由我区回族作家石舒清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成,是继《驴嘎》、《苦泉纪事》、《血色峡谷》、《美丽的大脚》等影视剧之后在海原拍摄的又一部电影。 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作家及其作品,石舒清就是代表之一。石舒清自1989年发表文学作品以来,已相继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刊物发表小说、散文百余万字,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三部。其中短篇小说 《清水里的刀子》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短篇小说《清洁的日子》、《银子的声音》分别获得 《十月》文学奖和《中国作家》征文奖。小说集《苦土》获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奖骏马奖,并获第六届宁夏文学艺术评奖特别奖;短篇小说《红花绿叶》获第六届宁夏文艺评奖一等奖。1997年获首届宁夏青年文艺奖;与人合作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苦泉纪事》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除石舒清外,2002年至2003年,宁夏人民出版社还出版了我市作家张永生、黄辉、刘建芳、孙艳蓉的长篇小说《底色》、《碾盘井纪实》、《女性烟火》、《花逝》。2004年,除 《民族文学》刊发拜学英、拓兆农的散文《沿着黄河走中卫》、《大山里——一个民族远去的背影》、李壮萍的组诗《诗歌的声音》外, 《黄河文学》还推出了中卫作家作品小辑。
2005年,《朔方》刊发了张永生的短篇小说 《走沙窝》;2006年,他的报告文学《感动地带》在《沙坡头》刊发。同年,《黄河文学》刊发了孙艳蓉的散文《与春天的约会》等。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智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