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9398
颗粒名称: 做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其他题名: 海原县平安创建工作巡礼
分类号: D035.3
摘要: 近年来,面对持续干旱,面对复杂多变的治安形势,海原县以“打造平安海原、构建和谐海原”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 “平安海原”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连续三年被中卫市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县” ;2006年。
关键词: 地方公安 地方经济

内容

近年来,面对持续干旱,面对复杂多变的治安形势,海原县以“打造平安海原、构建和谐海原”为目标,采取有力措施,推动 “平安海原”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连续三年被中卫市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平安县” ;2006年,通过区级“平安县”验收,并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四五”普法先进县。 抓领导,落实平安创建工作责任 “平安海原”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海原县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摆在突出位置,通过定责、考核、查究三项硬措施,提出平安创建“抓领导、领导抓”的工作思路,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责任和职责层层分解,做到了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 抓保障,夯实平安建设工作基础按照综治工作规范化建设要求,海原县各级综治组织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各乡(镇)逐步完善治保、民调、帮教、 普法、联防“五位一体”的平安创建组织网络,并适时组织开展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综治队伍整体素质。他们还结合警务改革,大力充实基层派出所力量,使农村派出所的警力均达到5人以上,做到警力下沉。在各乡(镇)组建义务巡防队,并挑选30名复转军人,在县城组建了一支专业治安联防队,为平安创建工作提供人防保障。
  为了保证经费投入,该县采取财政拨付一点、机关单位集资一点、社会公开募集一点的办法,在落实人均0.2元综治经费的基础上,去年又增加了10万元的平安创建经费,较好地解决了经费不足问题。 抓防范,构筑纵横交错的防控网络海原县始终把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精心构筑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纵横交织的治安防控网络。2006年试点运行了“巡路护村岗亭辐射工程”,进一步筑牢了基层治安防控网络的网底。在农村, 组建了以村委会为阵地,以村组干部为骨干,以“六员”为依托的防控体系;在乡镇, 形成了党政牵头,综治办协调指导,“两所一庭”等基层政法部门为骨干,治安联防队和内部单位保卫人员为依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防控体系;在县城,建立了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治安室民警抓点、交警管线、派出所民警和治安联防队控面的防控体系,逐步在全县形成以家庭为点、以道路为线、以村(居)为面,点、 线、面相结合的新型治安防控网络。 抓稳定,营造和谐有序的治安环境海原县始终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 去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了以“打两抢、反盗窃、破命案、追逃犯、促防范”为主要内容的“猎狐行动”和“打黑除恶”专项行动。
  2006年,该县公安机关各类刑事案件破案率达53.4%,成功侦破了九彩乡“1J4”、 红羊乡“5·24”、高崖乡10·27”等命案, 抓获了外逃13年之久的故意伤害致死命案逃犯;检察机关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批捕、起诉工作的职能作用,依法严惩各类犯罪,共受理审查批捕案件42件65人,决定逮捕38件57人; 审判机关受理各类刑事案件74,给予刑事处分60人。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