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随记(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9294
颗粒名称: 新疆随记(二)
分类号: I267.5
摘要: 2006年8月25日,市劳动就业局局长俞海云安排随行记者休息一天,让我们在石河子市区转转、看看。记者们都是些闲不住的人,转转看看是自然的了。 但俞海云和市劳动就业局的同志就享不了这清闲福了,他们要到兵团八师一四三团各连去,逐一安排解决中卫来疆摘棉花的民工生活的事。
关键词: 新疆 工作随记

内容

2006年8月25日,市劳动就业局局长俞海云安排随行记者休息一天,让我们在石河子市区转转、看看。记者们都是些闲不住的人,转转看看是自然的了。 但俞海云和市劳动就业局的同志就享不了这清闲福了,他们要到兵团八师一四三团各连去,逐一安排解决中卫来疆摘棉花的民工生活的事。俞海云是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什么事都想得很周到。 记者们嚷嚷着也要下去采访。二千多人刚来,吃喝拉撒住,柴米油盐醋,虽说用工连队都有准备,无奈事情繁多,俞局长只好先以民工的事为重,带着局里的人下连去了。 一专列人大部分都是初来乍到,事情肯定不少,够俞局长他们忙的了。 早餐后,我们八人去观瞻石河子市容。 老实说,在石河子领略不到新疆独有的少数民族风情,这里以汉文化为主,街上行人也鲜见维族、哈萨克族同胞,偶有一二,实为点缀。 石河子市框架拉得很大,绿化的也可以,只是街上的行人少了点儿。新疆的地域面积占全国六分之一,人口却只有二千七百多万,石河子市区当然不会是车水马龙行人如织了。 不到新疆,不知道中国之大,决非戏言。 在石河子世纪公园游,小憩之余,与一人闲谈,竟意外地获知他是宁夏隆德县人。 他乡遇老乡,话自然就稠了。小伙子姓朱,1993年高中毕业后就到新疆投奔他叔叔。 目标当然明确,在新疆找个工作。小朱先在一个单位的经济实体工作,企业改制时,他就自己办公司,现在干建筑消防工程,成为一个小老板。对自己从宁夏山区到新疆,小朱有着太多的感慨,他说老家太苦焦了,靠天吃饭,天不下雨肚子都吃不饱。老家那么穷,老家人还不愿出来……小朱是最有资格说这话的人。他可能算不上改革开放后第一批闯新疆的宁夏人,但他已是地道的新疆人了。他在新疆成了家,有了孩子、家业,他的生命感情已经融入新疆了。 除了小朱,在新疆定居的宁夏人肯定还有。他们没有抱残守缺地把“好出门不如赖在家”当成圣训,而是冲破观念的羁绊,走出封闭的大山,为自己的人生和生活找到了一片全新的天地。“人挪活,树挪死”,这话也精典。 告辞小朱后,一路走着,我仍在咀嚼小朱的那句话。“老家那么穷,老家的人还不愿出来。”小朱这话里既含有同情,也含有无奈的责备。 在原来的旧广场,我们观瞻了王震将军的铜像,参观了兵团博物馆。 王震在中国近代史上屯垦戌边的功绩卓然,还在延安时,他率领的三五九旅在南泥湾开荒种田就已名噪根据地。新疆解放后,王震领导的解放军进疆部队改建为生产建设兵团,撒在天山南北的荒原戈壁上,开始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壮观最彻底的屯垦戌边。 新疆的建设,兵团起了决定性作用。石河子— 这座年轻的城市,就是军垦战士在戈壁荒滩上建起的第一座城市。石河子,也是世界上唯一一座由军人在马背上构思、选址、设计,由军人施工、建设的城市。这座城市,是兵团的缩影,军垦事业的见证。 建设兵团屯垦戌边,是新中国成立后成功的典范。我国汉代就开始“屯田戌边”,历代如此。但由于种种原因,屯垦戌边不能从一而终,往往一代人之后就夭亡了。 解放后的50年代初,为了结束历代西域屯垦一代而终的悲剧,为了使新中国的疆屯垦成为世界典范,为了安定军心,保障西北边陲的安定,齐鲁大地、湘江两岸二万名女兵踏上了西行的列车,投入新疆的军垦事业中, 为戈壁荒原男人的世界注入了柔美。根——就这样扎下了,第二代、第三代成长起来了。 博物馆里,那张木犁,那架风车,那件缝补了又缝补的军衣……都在陈述着厚重的历史。在博物馆里走一圈,人就会少些牢骚,多些思索。我想,进疆观光旅游者,甚或打工挣钱者,如到石河子,最好到博物馆看看,在震撼灵魂的历史陈迹面前,方能明白一个人在关键时应该取什么舍什么。 到了石河子,若不去兵团博物馆看看, 会留下很多遗憾。到了新疆,如不了解生产建设兵团的过去,会留下一个空白。 在新疆,有一百多个团分布在南疆北疆, 军垦战士开垦了大量的戈壁荒地,如今这些土地都成了良田。以石河子为例,在石河子郊外走一路,到处可见绿浪翻滚,漫无边际。 新疆的土地,是注入了军人之魂的啊。 那气派,那气度,到现在,还透射着大气。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永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