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大力推进扶贫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9158
颗粒名称: 海原县大力推进扶贫开发
分类号: F126
摘要: 去年以来, 海原县进一步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力度,着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开创了该县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截至2006年年底,全县净脱贫人口8300人,贫困面由36.5%下降到34.2%。 为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海原县2005年、2006年投入扶贫资金5457.9万元,重点用于自治区确立的2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扶贫开发

内容

本报讯(记者张晓勇)去年以来, 海原县进一步加大整村推进扶贫工作力度,着力改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大力扶持特色产业发展,开创了该县扶贫开发工作新局面。截至2006年年底,全县净脱贫人口8300人,贫困面由36.5%下降到34.2%。 为确保整村推进扶贫工作的顺利实施, 海原县2005年、2006年投入扶贫资金5457.9万元,重点用于自治区确立的23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海城镇山门村是典型的“灾情年年有、人畜缺水喝、农民收入少”贫困村,2005年,山门村被确立为海原县第一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建设村,扶贫开发项目从解决村民发展产业入手,修建村组公路、蓄水池等基础设施,发展红葱种植产业。去年,山门村的红葱收入比例已经超过该村农民人均收入的70%,60%的农户成为种植大户。受益于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 目前,海原县中北部贫困村的硒砂瓜,中南部贫困村的草畜、红葱、马铃薯等产业初具规模。
  据了解,近两年内,海原县23个贫困村人均投入扶贫开发资金1137元,农民人均基本农田达到3亩以上,基本解决了饮水、用电、行路、听广播、看电视、通讯、就医、 上学等难题。2006年,23个贫困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311元,比2004年的972元增加384元;绝对人口贫困率下降到4.5% ,顺利通过了自治区的评估验收。据海原县扶贫办主任杨常林介绍,该县今年将继续积极主动争取项目,力争年内扶贫资金投入达到4220万元,采取整合人力、物力、技术、资金的开发形式,提高扶贫效益。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