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残疾姑娘段杏的梦能圆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8754
颗粒名称:
残疾姑娘段杏的梦能圆吗
分类号:
G76
摘要:
17岁,花季般的年龄。17岁的孩子应该活跃在校园里,可海原县兴仁镇王团村 17岁姑娘段杏生下来就下肢瘫痪,不能下地行走,上学只是她的梦想。“我要上学,我不要做文盲,我要做妈妈的好帮手 !”这是多年来段杏说给妈妈的心里话。就因为这句话时刻刺痛着母亲何学霞的心,她和丈夫17年没有放弃给段杏治病。3月15日,记者迎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走进了段杏的家,见到了刚从银川看病回来的段杏。段杏的手臂不停地在扭动,她自己控制不住。
关键词:
残疾人
学习障碍
内容
17岁,花季般的年龄。17岁的孩子应该活跃在校园里,可海原县兴仁镇王团村 17岁姑娘段杏生下来就下肢瘫痪,不能下地行走,上学只是她的梦想。
“我要上学,我不要做文盲,我要做妈妈的好帮手 ! ”这是多年来段杏说给妈妈的心里话。就因为这句话时刻刺痛着母亲何学霞的心,她和丈夫17年没有放弃给段杏治病。
3月15日,记者迎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走进了段杏的家,见到了刚从银川看病回来的段杏。 段杏的手臂不停地在扭动,她自己控制不住。
“平时不是这样的,她除不会走路外,和正常人是_样的。”段杏的母亲何学霞给记者解释说。他家的邻居常莲也证实段杏今天的表现是反常的。记者翻看了段杏的病例才明白,她如果激动或紧张,会有不停扭动的表现。 段杏的父亲给段杏看完病后没有回家, 直接从银川去青铜峡打工。段杏ー家五口就靠她父亲在外打工过日子,地里已经多年没有收成,家里只要有一点积蓄,就给段杏治病,段杏家住的房子也是借来的。这次去银川,段杏的病被诊断为椎体外系疾病,可以继续治疗。由于没钱住院,段杏只好回家。
1989年,何学霞怀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从海原县树台乡的大山深处嫁到了条件相对好点的兴仁镇。一年后,她生了双胞胎女儿,当时其中一个就夭折了,活下来的小段杏给何学霞带来了快乐。
段杏出生100天的时候,何学霞发现同村一家满月的孩子会蹬被子,段杏却没有这样的举动。何学霞开始怀疑段杏有问题,她和丈夫把段杏抱到了兴仁卫生院,卫生院没查出什么病来。何学霞夫妇不死心, 后来又去了海原县医院,还是没有结果。
从此,何学霞家只要有积蓄,就会抱孩子去求医。孩子3岁的时候,他们终于凑了点钱去银川一家医院给段杏看病,被确诊为脑瘫。 这意味着段杏这一辈子可能在床上度过。
段杏在一天天地长大,比他小两岁的弟弟都会跑了,但她还无法下地行走,这让家人很着急。1998年,段杏8岁的时候,何学霞打听到陕西西安市有一家中医医院能治段杏的病。为给段杏治病,家里卖掉了所有值钱的东西,但还远远不够,他们到处借钱, 好不容易凑足2万元钱去西安求医。这家医院开了中药让回家吃,第一个疗程效果非常明显,段杏的身体状况有了明显好转。
但事情并不像何学霞所期望的那样, 段杏药吃到第三个疗程,就再没有了效果, 这个情况反馈给医院后,医院让孩子去西安复査了一次,回来后吃第四个疗程的药, 但第四个疗程还是没有任何效果。
“经济条件不允许再治疗下去了,家里的积蓄花完了,还欠下2万元钱的外债。” “没有能力给孩子继续治病了,当时只好放弃了继续治疗。”何学霞说。
从此,这个家庭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 有时甚至连吃饭也难以保证,每年都要借一部分别人家的粮食。为了多挣钱,何学霞的丈夫一年四季在外打工。何学霞也是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忙着家里家外’还要照顾段杏和段杏的两个弟弟。
段杏看着两个弟弟先后背着书包上学了,段杏也渴望上学,然而,这对于她来说, 只能是一个梦或者奢望。
看着段杏每天盼望两个弟弟放学回来,摸着他们的书本羡慕的神情,何学霞深深体会到段杏的痛苦和渴望。于是,何学霞到学校求老师,看能不能收段杏上学。但学校没条件让段杏这样的孩子上学,何学霞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
段杏面对记者的采访,最后说的一句话是:“我想上学 ! ”但这个最简单、最平凡不过的愿望,对段杏来说何时才能够实现?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