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输出:海原政府“台前”转“幕后”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8158
颗粒名称: 劳务输出:海原政府“台前”转“幕后”
分类号: F241.23
摘要: 海原县逐步改变过去由政府包办组织劳务输出的工作方法,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积极拓宽劳务输出领域,在劳务输出工作中, 政府开始从“台前”转向“幕后”。2月26日,在海原县发展劳务产业工作会议上,银川市满江商贸公司董事长王满平作为海原农民外出创业的典型,受到了该县政府的重奖。
关键词: 劳务市场 农村劳动力

内容

本报讯(记者张晓勇)海原县逐步改变过去由政府包办组织劳务输出的工作方法,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积极拓宽劳务输出领域,在劳务输出工作中, 政府开始从“台前”转向“幕后”。2月26日,在海原县发展劳务产业工作会议上,银川市满江商贸公司董事长王满平作为海原农民外出创业的典型,受到了该县政府的重奖。同时受到表彰的还有43名劳务经纪人和24名优秀劳务人员。 海原县大多数务工人员还不具备自主外出选择就业岗位的能力,政府又不可能长期包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海原县委、县政府认识到,发挥劳务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的组织与引领作用,是保证劳务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2006年以来, 海原县就开始积极鼓励、扶持中介组织和劳务经纪人组织劳务输出。去年,该县劳务输出达到了 10;3万人, 劳务总收入3.6亿元,劳务人员人均收入3500元,全县人均劳务收入768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8.5%。去年一年,该县培育劳务经纪人600多名,培育劳务中介组织11个,由劳务经纪人带领输出4.2万人,占该县总输出人数的40.8%,创劳务收入1.83亿元,占总劳务收入的 50.8%。 海原县副县长田仲锋介绍说: “在今后的劳务输出工作中,政府要着力培育劳务中介和劳务经纪人、 搞好服务和农民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创业,逐步实现政府不直接参与组织劳务输出的目标。”今年,海原县表彰劳务经纪人和务工能人,就是要在劳务输出中发挥劳务中介和劳务经纪人的组织与引领作用方面继续进行探索,发挥典型引路和示范带动作用。据了解,2007年该县要新发展劳务中介组织3到5家, 并且至少要培育2家输出能力在1000人以上的劳务中介公司,每个乡(镇)至少要扶持培育3名分别带动能力在100人以上外出务工的劳务经纪人,每个村至少培育3名分别带动能力在30人以上外出务工能人,力争在全县形成县上有中介公司、乡上有劳务经纪人、村上有能人带动、户户输出1人以上的劳务产业发展格局,实现劳务输出的社会化、市场化。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