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肝沥胆谋发展 只为交通换新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7098
颗粒名称: 披肝沥胆谋发展 只为交通换新颜
其他题名: 记市人大代表、海原县交通局局长李成贵
分类号: K827
摘要: 2005年3月,李成贵接任海原县交通局局长。两年来,他将改变海原的交通面貌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扎扎实实推进以农村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使海原的交通工作实现了高起点、大发展。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经济发展,交通先行。
关键词: 党员干部 人物传记

内容

2005年3月,李成贵接任海原县交通局局长。两年来,他将改变海原的交通面貌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目标,扎扎实实推进以农村公路为重点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使海原的交通工作实现了高起点、大发展。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经济发展,交通先行。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如何加快交通事业发展,尽快改变海原的交通面貌,为全县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这是李成贵一直思考的问题。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査研究,他提出结合国家、自治区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好时机,加快公路建设步伐的发展思路。为了早实施、多实施项目,他每个月都要去交通厅两三次,一而再、再而三地向交通厅主要领导和负责项目实施的部门负责人汇报、解释、说明,向他们表达山区群众对发展交通的渴望,说明海原经济发展对交通的需求,申报海原的交通发展规划。在李成贵的努力下,仅2005年和2006年,全县争取交通建设项目46个,完成投资近1亿元,先后完成了蒿川至徐套、史店至马营等46个共554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使全县公路的通行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全县等级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555.9公里,实现了全县所有乡(镇)通油路、所有村通等级公路的目标。 修路就是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造福一方群众。2005年和2006年,为做好压砂地建设道路保障工作,李成贵带着技术人员在现场拿方案,定计划,赶进度,抓质量, 解难题,保质保量完成了硒砂瓜和其他特色产业项目区100余公里道路整修工作任务,保证了道路畅通,为海原县优势特色产业扩规增效争取了时间。
  2006年,按照海原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积极争取、调整建设项目,先期完成了山门至范台23公里三级沙砾公路,打通了菜园文化遗址、西安州古城、天都山石窟等县内主要景点的道路,为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交通局不能脱离群众干工作,要多了解实际困难,让群众切实得到交通发展带来的实惠。”李成贵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06年,当他得知红(羊)李(俊)公路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拖欠工程款200余万元两年无法兑现的问题后,先后10余次赴银川,积极协调解决。经过与自治区交通厅有关处室和施工单位协调,要回了拖欠的200余万元工程款,维护了社会稳定, 解决了群众的生活困难。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几年来,在李成贵的带领下,海原县交通局各项工作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县交通局被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单位”、“压砂地建设先进单位”,他本人荣获“全区实现交通建设'三大目标'先进个人”、“压砂地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
邓向鹏
责任者
李成贵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