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吿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6978
颗粒名称: 政府工作报吿
其他题名: 2007年1月15日在中卫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分类号: D624
摘要: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攀升之年。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在竞争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开拓逬取,全面完成了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
关键词: 地方人民代表大会 工作报告

内容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6年工作回顾刚刚过去的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攀升之年。一年来,市人民政府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在竞争中抢抓机遇,在困难中开拓逬取,全面完成了市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谱写了跨越式发展的崭新篇章。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4亿元,同比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14.8亿元,同比增长4% ;第二产业28亿元,同比增长18%;第三产业31.2亿元, 同比增长10%。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4.8亿元,可比增长13.6%。其中:市本级地方财政总收入3.3亿元,可比增长2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5亿元,同比增长18.7%。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00元,同比增长8.4%;农民人均纯收入2720元,同比增长6.4%。
  — 工业经济增势强劲,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全市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66.5亿元,同比增长16.4%;工业增加值20亿元,同比增长16.5%。规模以上企业产值、 增加值和利税分别为54亿元、16.3亿元和3.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0%、19%和15%。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3家、超5亿元的1家、超10亿元的1家。各工业园区和工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新入园企业48家,累计达到135家。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104个,到位资金19.32亿元。与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合作,成功重组美利纸业集团公司,林纸一体化项目到位资金18.2亿元,使美利纸业跨入国家大型企业500强行列;引进山东茌平铝业公司,使秦毅集团重新恢复生产。科豪陶瓷和新亚陶瓷地砖、大河数控珩磨机床、昊丰伟业生铁等项目已经建成;中冶美利纸业30万吨涂布白卡纸、10万吨杨木化机浆、2台5万千瓦热电机组和宁夏红集团2万吨枸杞饮料、美康陶瓷地砖、兴尔泰硫酸钾复合肥、西安新盟单晶硅、贺兰山回族羊肉等一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
  — 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农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8.8亿元,同比增长7.4%;农业增加值14.9.亿元,同比增长6.4%。特色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新增枸杞2.4万亩,累计达到18.4万亩;新增设施蔬菜2.4万亩,累计达到8.1万亩;新增压砂地20万亩,累计达到71.8万亩;新增林果7.7万亩,累计达到23.4万亩;种植马铃薯63万亩;种植优质牧草124万亩,全市生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00.8万头、21.9万头、175.2万只。 农业标准化进程不断加快。新培育发展农产品流通合作经济组织43个,累计达到155个,年流通额达到8.4亿元;有11类62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认定,“香山硒砂瓜”取得有机产品转换证书,“宣和牌鸡蛋”获“宁夏名牌”和“中国名牌”称号, 中宁枸杞、香山硒砂瓜、设施蔬菜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验收。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引黄补灌、山区小流域治理和治河治沟工程成效显著。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启动建设“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17个。乡村交通环境明显改善,新修乡村道路427公里。—城市建设快速推进,综合功能明显增强。全市新建、续建城市项目160个, 完成投资15.3亿元。其中:城区119个在建和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2.5亿元。通过积极争取、多方运作,沙坡头机场隆重奠基,目前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幵展。中卫一中、中卫六小、体育训练馆等一批公共项目已经建成;环城东路、环城西路、行政办公区单位办公楼、新区生态湖、生态公园、集中供热、中卫中学等城市重点项目正在建设;实施了 “一苑”(沙漠风情苑)、“两湖”(新区生态湖、黄河湿地公园湖)、“六带”(沙坡头大道、迎宾路、彩虹路、怀远路、平安路、应理街景观带)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47万平方米,市区绿化总面积达到376万平方米,人均绿地24.5平方米。完成了 “四街八巷”改造工程,旧城改造步伐加快。严格住房公积金管理,理顺了管理体制。实施房地产项目29个,竣工面积34.9万平方米,居民居住条件极大改善。加强综合环境整治,城市面貌明显改观,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中宁县枸杞花园、 东苑南区、检察院等18个新建项目和平安街、宁安南街等13个续建项目逬展顺利,完成投资2.8亿元。海原县城供水工程、垃圾无害化处理、交通巷等工程投入使用,南门蔬菜市场、汽车站迁建等工程进展顺利。 ——第三产业活力增强,财政金融平稳运行。旅游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投资8177万元,实施旅游项目28个,加快了沙坡头旅游区、石空大佛寺等景区景点建设,开发了农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旅游精品。宣传促销力度进一步加大,举办了宁夏•中卫香山硒砂瓜节、法国人丝绸之路长跑、全区“乡村游”现场会等节事活动。中卫旅游知名度明显提高,沙坡头又被评为“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之一”。全市接待游客103.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和37.9%。 商业、服务业、信息、通信等第三产业稳步发展,预计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4亿元,同比增长14.8%。进一步加大税收征管力度,财源建设初显成效。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财政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加强银政、银企合作,金融信贷规模不断扩大,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预计全市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0.8亿元,同比增长18.1%;贷款余额72.8亿元,同比增长13.1%。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精神文明得到加强。加快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科普工作取得新成绩。中卫市城区成为宁夏第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争取和实施教育项目30个,总投资6245万元,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海原县和中宁县喊叫水乡通过“两基”验收,全市实现“两基”目标。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文化事业全面发展。全年广场文艺演出182场次,群众文化丰富多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体育下乡、篮球进村”工程深入实施,成功举办了全区第三届沙漠体育运动会。中宁县和城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进展顺利,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和应急能力进一步提高。投资1050万元,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3个、标准化村卫生室187个。 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治工作得到强化,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工作不断加强。实施农村“户户通电”工程,全市农村实现了全部通电。实施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建设了城区香山MUDS转发站, 使城区香山乡和海原县兴仁镇3万多名山区群众免费收看到8套电视节目。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步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为9.74‰。环境与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取缔了城区灌区内10家粘土砖厂、市区267台小锅炉。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显著。老龄和残疾人工作进一步强化。加强了民兵预备役建设,支持了驻卫部队建设,强化了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安置和拥军优属工作,“双拥”共建活动深入幵展。防震减灾、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方面的工作取得新成绩。
  — 社会保障逐步加强,人民生活有效改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进一步强化,全市新增就业岗位9619个,有769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争取资金1349万元,解决了 21家国有破产改制企业2776名职工的身份置换问题;争取资金786万元,解决了 31家国有破产、困难企业1557名离退休职工的医疗保险问题。社会保障事业稳步发展,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动态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全年累计发放低保资金2682.5万元、各类救灾救济资金1704万元,帮助灾民建房134户537间。清欠农民工工资1601万元,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组织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7.8方人,实现劳务收入7.2亿元。其中:海原县输出10.2万人,创收3亿元。完成了南山台吊庄移民工程,搬迁安置移民1200人。27个整村推进村全部验收合格,脱贫人口达到2.03万人。巩固禁牧封育成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积极筹措抗旱资金,支援山区抗旱,山区群众生产生活得到极大改善。
  — 民主法制进程加快,行政能力不断提高。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市政协及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民主监督、社会各界的群众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5件、建议35件、政协提案143件。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工作稳步推进,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17件。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全面完成“四五”普法任务,公民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加强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招拍挂,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力度不断加大。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深入开展治理商业贿赂和机关效能建设活动,政府系统廉政建设取得新成效。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强化公众聚集场所安全, 幵展重点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有效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治安防控体系,开展“严打”整治行动,努力消除不安定因素,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实现了 “平安市”的创建目标。 各位代表! 过去的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较多, 取得的成绩较好。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充分发扬“三苦”和“两情”精神,积极应对国家宏观调控,全面战胜各种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的不利因素,实现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发展。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是驻卫各单位、部队积极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离退休老同志, 向关心和支持中卫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总量不大,人均总量不高;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的资金、 土地等生产要素供需矛盾还较突出;受干旱、疫情影响,部分群众生产生活较为困难;一些部门和单位作风还不够扎实;发展环境还需优化。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 我们将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07年主要工作各位代表,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政府工作总的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工作部署,坚持加快发展第一要务,围绕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奋斗目标,着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美城市、做活旅游,着力加快山川共济进程,着力推进机关效能建设,切实加强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和谐社会建设,为打造具有实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新中卫而努力奋斗。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3亿元,增长12%。其中:第一产业15.7亿元,增长4%;第二产业33.2亿元,增长18%;第三产业34.1亿元,增长10%。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5亿元,可比增长13%。其中:市本级地方财政总收入2.8亿元,可比增长1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8亿元,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00元,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900元,增长7.4%。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大做强集群工业,强化构建和谐中卫的经济支撑把抓工业作为强市的第一战略,坚持“只有大规模、大循环,才能大发展、赚大钱”,创优工业发展平台,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夯实强市富民之基。 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围绕打造全国制浆造纸基地,西北酿酒、陶瓷、机械制造、 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宁夏冶金化工、建筑.建材基地,依托资源优势,加强资源整合, 发展壮大造纸、酿酒、冶金化工、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制造六大特色产业,打造优势产业集群。以实施造纸、电石、PVC、钢铁“四个百万吨工程”为重点,引导上下游中小企业向“专、精、特、 新”方向发展,增强协作配套能力。全年幵工建设工业项目70个以上。重点抓好中冶美利纸业20万吨牛卡纸和20万吨高强瓦楞纸、宁夏红集团2万吨枸杞饮料、美康陶瓷1200万平方米地砖、西安新盟年产2000吨单晶硅、赢嘉公司20万吨玉米淀粉等项目建设。着力培植中冶美利纸业、“宁夏红”集团、秦毅集团、大河机床、美康陶瓷、科豪陶瓷、昊丰伟业、通达果汁、赛马中宁水泥等一批竞争实力强、 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群体,力争建成产值超20亿元的企业1家、超10亿元的1家、超5亿元的3家、超亿元的10家。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长18%以上。 集约发展园区经济。进一步完善美利、 宁新工业园区和宁夏红科技园、镇罗金鑫园、常乐陶瓷园等工业基地水、电、路、通信、绿化等配套设施,加速提升承载重大产业化项目的能力,推动园区建设特色化,产业发展集约化。引导新上项目向园区集中, 切实提高工业园区和工业基地的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打造以工业园区为中心、以骨干企业为依托、以中小企业为基础的三大工业经济增长极。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制定中、 长期发展规划,加强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发展技术创新中介服务,加速技术引进和科研成果转化。鼓励企业培育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拳头产品,争创企业品牌和驰名商标。加强工业经济预警预测,协调做好电力、运输等保障工作,确保工业经济平稳高效运行。 积极推逬循环经济。把节能降耗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生产能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节能降耗水平、环境保护水平,积极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利用的循环经济,切实转变增长方式,做到高效、清洁、安全生产,加快构建节约型产业结构,推动工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万元GDP综合能耗降低4%左右。
  (二)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加快构建和谐中卫的整体进程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揽整个农村工作,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严格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促进农业不断增效、农村加快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稳定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96万亩,总产量保持在42万吨左右。以结构调整为重点培育壮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新增枸杞2.1万亩,累计达到21万亩;新增设施蔬菜2万亩,累计达到10万亩;新增压•砂地20万亩,累计达到91万亩;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饲草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左右;启动建设宣和东台沙漠生态养鸡示范园区,年内恢复发展100万只,鸡饲养量达到300万只。全市生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125万头、24万头、185万只。做好动物疫病防治,提高抵御各类灾害的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打响绿色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新发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0家,累计达到160家。鼓励兴办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新组建各类流通组织和专业协会25家,总量达到180 家。 全力加快山区发展。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统筹区域发展,优化资源配置,在山区教育、医疗卫生、劳务输出、特色产业、项目建设等方面与川区逬行有效对接,推进以川济山、山川共济。实施避灾抗旱战略,发展山区特色经济,促进山区农民增收。加快发展劳务经济,力争全年劳务输出18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亿元。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做好新一轮38个村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抓好“十万贫困户养羊工程”的滚动发展,年内实现脱贫2.2万人。 着力改善农村面貌。坚持规划先行, 完成138个行政村的建设和发展规划。广泛开展以“一池三改”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环境整治,加快实施“塞上农民新居”、农村危窑危房改造、乡村洁净等工程,硬化乡村道路,以沼气工程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新修改造一批通乡通村油路和乡镇客运站,提高乡村道路的通达能力和等级。巩固农村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成果,加快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使山区34个20户以上自然村群众免费收听到4套广播、收看到8套电视节目。
  配套完善教育、文体、卫生等设施,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加强灌区灌溉管理、农村安全饮水、小流域综合治理工作,加快实施宁夏中部干旱带兴仁农村饮水安全重点供水工程、南山台电灌站改扩建等项目。巩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封育禁牧成果,改善山川生态环境。
  (三) 加快推进城市建设,提升构建和谐中卫的承载功能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三城联创”为抓手, 主动融入沿黄城市带发展规划,依托黄河做好水域文章,力争把中卫打造成“河湖泉一水贯通,水绿文一体和谐”的“塞上水城”。 高标准规划城市。围绕建设生态旅游文化城市,引入现代城市设计理念,科学地把现代文明、历史神韵、自然特色融入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完善新区控制性详规,做好城市水系规划、 旧城改造规划、街景规划、地下人防工程建设规划等各专项规划的完善和衔接,进一步完善中宁、海原县城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打造亮点,彰显特色。严格规划管理, 坚决查处各类违规建设行为,确保规划的严肃性。 高质量建设城市。举全市之力加快沙坡头机场建设,尽快打通中卫与外界的空中经济走廊,构筑现代化立体交通网,打造“水、陆、空”三位一体的立体经济。深度开发利用黄河湿地公园、新区生态湖、腾格里湖等大型湿地湖泊,贯通沙坡头大道景观水道,沿生态湖规划建设明清仿古街等特色旅游商贸设施,改造提升老城区,幵发建设新城区。完善各公园、广场、道路绿化景观,争取开工建设植物园等生态风景园区。实施环城东西路延伸、滨河路拓宽、水城路、环湖西路、 府前路等主、次干道建设工程和新区供排水、供热、供电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 形成贯通东西、连接南北、便捷通畅的城市路网和配套完善的供排水、供热、供气管网。加快新区行政办公区和生态公园建设。实施“两街”(文昌街、长城街)、 “两巷”(回族寺巷、东方红巷)改造工程。启动廉租房制度,适当增加经济适用房,抓好东方家园、官桥花园等15个旧城改造项目。维护住房公积金所有者合法权益,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水平。加快实施中宁县育才南路、供水厂续建、文化活动中心、南河子花园二期等38个重点项目和海原县城西环路、集中供热、污水处理、牌路山生态公园等项目。加快发展常乐、石空、兴仁等一批工矿型、商贸型、旅游型等各具特色的小城镇,构建区域发展平台,吸引农民向小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高水平经营城市。强化资本运作意识, 加大市场化力度,用好用活各类城市资源, 广泛吸引外资和社会资金参与城市建设与经营。创新道路保洁、绿化管护等公用事业管理,加快供排水、公共交通、桥梁、道路、 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的市场化步伐,全方位、 多途径推进城市资产优化配置与整合,提高综合效益和服务水平。 高效能管理城市。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方针,围绕提高市民素质、改善人居环境和提升城市品位,理顺城市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管理城市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城市综合执法,深入开展“园林单位” 创建、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搞好环境卫生和绿化、亮化等公益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绿化、净化、美化、亮化水平,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四) 多元发展第三产业,激发构建和谐中卫的发展活力按照“发展大旅游、培育大市场、搞活大流通”的思路,整合资源,激活要素,发展壮大第三产业,切实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发展大旅游。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优势品牌,加快对外开放,构建旅游名市,使旅游成为我市靓丽的“名片”。强化旅游基础设施,加快建设沙坡头、寺口子、中宁双龙山、长山头天湖、海原九彩 等景区景点,大力发展农家乐等旅游项目,着力打造黄河漂流、沙漠探险、古刹建筑、 生态观光、 风情、登山攀岩六大精品,拉长旅游链条,力争使沙坡头跨入国家AAAAA级景区行列。依托丰富的人文资源,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高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度。注重横向联合,广泛开展区域旅游协作,加强与东部和中部旅游市场的对接,实现优势互补,继续办好“中国宁夏(沙坡头)大漠•黄河国际旅游节”、宁夏•中卫香山硒砂瓜节、“中宁枸杞节”等节事活动,增强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全市旅游人数达到12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5亿元,直接从业人员达到2200人。 培育大市场。加快市区和中宁、海原县城专业市场规划建设,加快建设中卫市场、 中卫建材批发市场等各类市场和商贸园区。积极培育壮大房地产市场,新增商住面积40万平方米。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逬一步完善农村流通网络。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违法行为,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 搞活大流通。围绕建设宁夏乃至西部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依托沙坡头机场建设,整合周边空间资源,为沿黄城市带活跃的经济活动提供高效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实现中卫与外界的便捷对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扶持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繁荣活跃商贸流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9亿元,增长11%。
  (五) 着力深化改革开放,增强构建和谐中卫的前进动力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着力推进体制创新;坚持借力发展的幵放方针,强力招商引资。以大改革促大开放,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深化改革创新体制。坚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奋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继续深化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企业产权重组,实现股权结构多元化、治理结构现代化。实施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建立新型镇乡财政管理体制, 逐步化解乡村债务。坚持依法治税,强化税收征管,推行社会综合治税,做到应收尽收。全面深化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收付改革,强化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和企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金融发展环境。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充分发挥金融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 优化环境强力招商。牢固树立“环境创造财富,招商促进发展”的理念,逬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全力招商引资。大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全面兑现承诺的优惠政策,营造宽松和谐的政策环境;依法打击影响企业发展的不法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不断规范涉企行政行为,营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真正做到外来企业引得逬、留得住、变得强。全面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创新招商方式,努力在产业招商、以商招商、资源招商上实现新突破。建立招商引资统筹机制。 实行项目责任制、流失责任追究制,提高项目签约率和资金到位率,确保全年引资超过16亿元。
  (六) 全面繁荣社会事业,创优构建和谐中卫的人文环境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大力推逬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工程,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开展科技创新与推广活动。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积极推进中卫城区国家级和中宁县自治区级科技入户示范县建设。加大科普力度,不断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注重教育公平, 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围绕“基础教育出品牌、职业教育创特色”目标,进一步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实施名师、名校、名校长工程, 强化基础教育,提升高中教育,壮大职业教育,发展民办教育。建成中卫中学、海原职业教育中心,建设中卫职业教育中心,迁建中卫一小、中宁县中心小学。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开发投入,注重对各级各类人才的培养、引逬和使用,推逬市场配置人才资源,吸纳更多的技术性人才落户中卫。协调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加强城乡、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做好文化艺术中心、 体育馆、海原地震博物馆建设工作。强化文化市场管理,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升群众素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办好首届全国沙漠体育运动会。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全面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认真落实药品采购“三统一”,着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做好第二次农业普查。 进一步加强防震减灾、气象、物价、人防、档案、地方志等工作。 促逬人与自然和谐。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2.5‰以内。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着力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坚决制止滥采乱挖和严重浪费现象。进一步强化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不断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下降2%。 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和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弘扬科学精神,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勤俭节约。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加大外宣力度,提高中卫知名度。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全社会法制意识。巩固和壮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加强与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联系。进一步做好民族、宗教和侨务工作。强化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意识。巩固“双拥”成果,努力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七)高度关注民计民生,筑牢构建和谐中卫的民本基础不断扩大城乡就业。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扶持百姓创家业,支持能人创企业,吸引中卫籍在外人士 创新业,促进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创业精英不断涌现、创业财富充分涌流。完善创业就业培训机制, 大力开展各种类型的技术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确保新增就业5000人、再就业400人,“零就业”家庭至少1人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加快完善社保体系。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基金,加强基金监管,确保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逐步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建立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发展社会医疗救助。推进养老、失业、 工伤保险制度建设。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完善城市低保、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等制度。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老龄事业,强化老龄服务,建设老年公寓。发展慈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捐助,增强全社会慈善意切识实。
  维护公共安全。建立健全公共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构建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长效机制,切实加强信访工作,进一步畅通诉求渠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化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完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巩固、深化、提升“平安中卫”创建活动,继续幵展“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确保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
  (八)切实加强行政能力,形成构建和谐中卫的有力保障牢固树立服务、责任、诚信和法治理念,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着力推逬管理创新,竭尽全力把中卫的事情办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增强科学施政的能力。牢记学习责任, 确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扩大视野,更新知识,逬一步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执政能力。牢记创新责任, 把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贯穿于政府工作全过程,科学判断形势,理性对待发展,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注重用基层的经验指导实际工作,用个性的办法化解共性的难题,提升科学发展的水平和层次。牢记落实责任,切实把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增强依法行政的能力。贯彻落实《行政许可法》和《全面推逬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健全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 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确保行政决策和执法行为符合法定程序,促进和约束行政执法人员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主动接受人大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舆论监督、群众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让政府的一切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巩固扩大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增强为民执政的能力。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牢记富民强市的重责,牢记跨越式发展的重任,扎扎实实干好本职工作。 要敢于承担责任,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 干实事、求实效、促发展,上为组织分忧,下为百姓解难。要敢于吃苦耐劳,乐于奉献, 带着感情、带着温暖、带着责任为群众服务,满腔热情地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要进一步完善公务员考核激励机制,促进政府全体工作人员精心谋事、潜心干事、坦荡处事、尽职办事,做到权为民用,情为民系, 利为民谋。 增强从严治政的能力。坚持标本兼治、 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深入幵展机关效能建设和治理商业贿赂工作,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钱,强化对重大工程、政府采购和土地、矿产资源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管理和监察,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以清廉严明的形象取信于民。 各位代表! 成就载入史册,精彩献给未来。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的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顽强的毅力、务实的作风,万众一心,奋发图强,锐意进取,扎实苦干,进一步唱响正气之歌、 团结之歌、发展之歌、和谐之歌,为建设中卫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李锐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