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会有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6294
颗粒名称: 乘风破浪会有时
其他题名: 中卫大河机床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纪实
分类号: TG589
摘要: 中卫大河机床有限公司于2003年10 月经改制组建为民营股份企业,被评定为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也是我国唯一的集珩磨技术研究、开发与制造为一体的企业。近3年来该公司研发的高性能数控珩磨机床、XK50/3三轴凸轮轴数控机床、汽车制动毂珩磨机床等项目,获多项专利和科技成果奖。
关键词: 珩磨机 金属切削

内容

中卫大河机床有限公司于2003年10 月经改制组建为民营股份企业,被评定为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和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也是我国唯一的集珩磨技术研究、开发与制造为一体的企业。近3年来该公司研发的高性能数控珩磨机床、XK50/3三轴凸轮轴数控机床、汽车制动毂珩磨机床等项目,获多项专利和科技成果奖。
  高性能数控珩磨机床独步全国珩磨机床是一种提高零件表面质量、精度,以达到延长配偶件寿命的精密高效的加工设备,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内燃机、 工程机械、家用电器等领域,其特有的加工效果是其他金属切削手段所不能代替的。近年来随着工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汽车、摩托车、家电等行业飞速发展,对零部件的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高性能数控珩磨机床需求量也快速增长。而国内珩磨机床生产企业无论在品种、技术含量和生产规模上都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其中,需求量较大的高性能数控珩磨机床基本上被国外品牌产品垄断。
  打破垄断,振兴我国机床工业,是我国珩磨机床生产企业所面临的共同课题。作为全国珩磨机床唯一的研究机——大河珩磨机床研究所,承担着珩磨机床国家标准制定和品种开发的科研任务,研发并规模化生产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数控珩磨机床的重任落在了大河人的肩上。大河人迎难而上,艰苦创业,奋发努力,经过一年的研究、试制,攻克了数控珩磨核心技术难关,成功研制出了国内第一台数控珩磨机床,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或接近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德国格林公司水平,并于2004年投产,迅速占领了国内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该公司研发和生产的高性能数控珩磨机床是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奥的产品。 2004年度研发的2MK2215Z数控珩磨机床和V1050加工中心在2005年度第九届北京国际机床展览会期间,被用户当场购买。
  管理创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公司技术中心实行以能力为核心的年度岗位聘任制和以绩效为核心的项目奖励制度,建立起了 “以能力定岗位,以绩效定薪水,人员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激励分配制度,使公司内形成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创新热潮。“技术人员创新积极性高涨,工作效率明显提高,专用机床设计由过去的2个月至3个月缩短为半个月到一个月,新产品研发由过去的6个月至9个月缩短为2个月至3个月,新产品销售收入逐年提高,其中2005年度新产品及专用机床销售收入3260万元,占公司当年销售收入的35%,创公司历史新高。”该公司珩磨机床研究所所长景兆才如是说。 大河机床公司的《制造业PDM应用示范项目》是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也是国内机床行业第一家采用“基于数据库一体化集成技术”信息化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该项目完成后将成为国内机床行业信息化的样板工程。大河机床公司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同步前进,经济效益连年攀升,生产经营迈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该公司的数控珩磨机床国产化国债项目总投资8545万元,已争取到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470万元,自治区预算内专项资金235万元。该项目大型设备国际招标已完成,于今年4月初开工建设, 计划8月底完工,预计2007年7月项目达产。该项目建成后,将年产数控珩磨机床300 台,实现产值1.2亿元,利税2600万元。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凤玲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