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看中卫城市之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6219
颗粒名称: 喜看中卫城市之变
分类号: F291
摘要: 高楼大厦提升城市品位,碧水青草改善人居环境,宽阔平坦的大路彰显大气,亮丽别致的风景诠释时尚,中卫的城市变化几乎使人目不暇接: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路网结构、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近两年来,中卫城市建设的大手笔,让中卫人民切切实实地体味到了变化之大。
关键词: 城市建设 道路建设

内容

高楼大厦提升城市品位,碧水青草改善人居环境,宽阔平坦的大路彰显大气,亮丽别致的风景诠释时尚,中卫的城市变化几乎使人目不暇接: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四通八达的路网结构、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近两年来,中卫城市建设的大手笔,让中卫人民切切实实地体味到了变化之大。
  道路框架拉大了“我可以在外地人面前自豪地说,我们中卫市的道路是全区变化最大的,也是建设最好的。开车上了中央大道,人的视野变得开阔了,路面也变得平坦了,感觉很舒畅。等道路两边的绿化搞好后,我们出租车司机在这样的路上开车将是一种享受。”出租车司机朱学银在谈到我市道路建设时兴奋地说。
  设市两年来,市区完成了新区中央大道、迎宾大道、彩虹大道、平安大道、卫谢街、应理街等城市主干道建设,配套完成了上下水、供热、电力、通讯、照明等附属设施建设,道路总长达到46公里,初步形成了 “八横十纵” 的城市道路主干网,拉开了中等城市的道各框架,改变了过去中卫路窄、路少的情况,为中卫市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城市品位提升了 “我是土生土长的中卫人,中卫这两年的变化我是亲身经历的,可以说,现在的中卫绿了、亮了、干净了。就拿今天的扬沙天气来说,要是在以前,定是各种垃圾满天飞。现在好多了,主要原因是树种得多,草种得多,卫生搞得好了。4月10 日,在飞扬的沙尘中,退休干部韩建国告诉笔者。
  建市以来,围绕建设生态旅游文化城市的目标,我市幵工建设了 “一园”、“两湖”、“三带”,加大了生态绿化的力度。黄河湿地公园一期工程规划占地面积5000亩,现已形成水面 1600亩;新区生态湖规划占地面积602 亩,现已开挖210亩;碱碱湖的南湖规划占地面积400 亩,现已初步形成, 新增地面积1600亩。滨河大道、(下转第三版) (紧接第一版)中央大道中段、彩虹大也全面开工建设。新增城市绿化面积58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化地面积达到7.6 平方米。市委、市政府在新区行政办公区规划了24家单位办公楼,面积达22万平方米,概算投资4.5亿元。目前,已有4家单位办公楼幵工建设;实施了垃圾无害处理工程,建成了垃圾填埋场和部分收集站;新区集中供热工程供热站主体已完工。这些都为新的中卫市增色不少。
  旧城改造加快了“真的不一样了,中卫的变化真大,我是外地人,4 年前来过中卫,可是当我年前来这里工作的时候,差点没认出来现在的中卫,要不是鼓楼还在原来的位置,我以为走错了地方呢,现在的中卫和几年前相比简直就是两个地方。旧貌换新颜啊,很美观,很整洁,想想以后要在这儿工作、生活,心里就美滋滋的。”市电信局职工马晓军感慨地说。
  设市以后,我市以“城中村”改造为突破口,加快了旧城改造的步伐,两年来, 共实施旧城改造项目26个, 拆迁面积28万平方米,开工建筑面积87万平方米,概算投资近9亿元。大部分工程相继竣工,竣工建筑面积49 万平方米。同时,为保证拆迁征地工作的顺利进行,政府统一征地规划建设农民新村,减免了各种规费后以成本价安置拆迁户。此外,沿农民新村四周规划建设营业房,以保本价出售给农民,或营业或出租,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
  变化可喜可贺,变化来之不易,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果,是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这些变化凝聚着全市干部群众的心血与汗水。现在,全市上下依然为中卫的建设努力着,奋斗着,下一个两年,再一个两年,又会是什么样?我们拭目以待,我们坚信,中卫的明天会更美 !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冯博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