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积极探索干旱带上群众发展的长久大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5814
颗粒名称:
积极探索干旱带上群众发展的长久大计
分类号:
S27
摘要:
4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韩茂华、自治区副主席赵廷杰一行前来我市,重点围绕当前市干旱带上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研。陈建国强调,当前,各级组织要举全力保证中部干旱带上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产业。同时,要积极探索干旱带上群众发展的长久之计,继续做大做强硒砂瓜产业,结合劳务输出,走生态移民之路。
关键词:
农田水利
抗旱补灌
农业发展
内容
本报讯 (记者谢亚东)4月9日,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自治区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韩茂华、自治区副主席赵廷杰一行前来我市,重点围绕当前市干旱带上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进行了调研。陈建国强调,当前,各级组织要举全力保证中部干旱带上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因地制宜, 发展特色产业。同时,要积极探索干旱带上群众发展的长久之计,继续做大做强硒砂瓜产业,结合劳务输出,走生态移民之路。
在市领导刘云、李锐、刘慧芳、王俭、张存平等的陪同下,陈建国一行先后深入海原县蒿川乡、徐套乡和中宁县喊叫水乡进行调研。
今年1月至3月份,我市中部干旱带累计降水量为12.7毫米,较历年同期平均值毫米,平均气温为零下2.8摄氏度,较历年早期平均值偏高0.7摄氏度,致使土壤平均含水量小于等于8%,局部地区在6%以下。严重的干旱造成全市干旱带上 21个镇(乡)14.7万人不同程度地缺水, 农作物无法下种,中部干旱带上的50万亩硒砂瓜也不同程度存在下种难的问题。虽然已是阳春,但是持续的干旱让海原县蒿川乡寸草不生。在海原县蒿川乡韩套村的耕地里,陈建国详细询问了该县目前的旱情,并拿着铁锹,翻开土层察看墒情。
陈建国强调,大旱之前,各级组织都要切实提高为民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发展应急补水工程,确保人畜饮水,同时要因地制宜,努力研究本地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帮助群众度过难关。
田银花是海原县徐套乡徐套村打麦水自然村的一位普通妇女,现有两个孩子,嫁到该村的6年里,她基本没种什么庄稼,也没见过多少绿色,每天都在为吃水犯难的拮据曰子中度过。在田银花的家里,陈建国与她慢慢地谈了起来:“政府救助的钱都领到了吗? ”“领到了,政府每月都按时发了。” “想过彻底改变目前的生活状况吗?” “想过,我天天都盼着走出大山,过上好日子呢 ! ”田银花的回答让陈建国非常高兴。 据工作人员介绍,该乡2000多位农民不堪忍受贫穷,已经迁到外地,幵创新生活了。
陈建国指出,国家的救助毕竟有限,只解决群众目前的用水问题,不是长久之计。 在十年九旱的中部干旱带上,中卫探索出的硒砂瓜产业为这里的群众找到了一条发展致富的好路子,但是还得考虑部分不适合硒砂瓜种植区域群众的生存发展之路。陈建国强调,对于确实不能长远发展的地区,要积极探索群众发展的长久之计,结合劳务输出,走生态移民之路。
陈建国一行还查看了中宁县喊叫水乡硒砂瓜基地的抗旱补灌工程建设情况。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谢亚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