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也说科举考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5783
颗粒名称:
也说科举考试
分类号:
D691.46
摘要: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公元622年的隋代开始,到1905年的清末结束,其间延续了 1200多年, 这是隋唐以来选择官员和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制度和途径。有多少人为之耗尽了心血,他们把科举视为登青云的阶梯。科举, 对于世人来说是改变自身地位的一次机会,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迷惑是十分巨大的,不少读书人梦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关键词:
科举考试
考试制度
内容
中国的科举制度从公元622年的隋代开始,到1905年的清末结束,其间延续了 1200多年, 这是隋唐以来选择官员和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制度和途径。有多少人为之耗尽了心血,他们把科举视为登青云的阶梯。科举, 对于世人来说是改变自身地位的一次机会,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其迷惑是十分巨大的,不少读书人梦想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正因如此,民间的各社各乡有了大量的社学和乡校,并规定:“凡为父兄, 如有子弟,年六七岁至二十岁未冠者, 俱要送入社学”。而“若纵容骄惰不肯送学者罚之”。这种社学乡校一方面为科举作准备,同时也对未成年者进行道学教育和人格培养,所谓“务要教其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习礼乐,养性情,守教法,禁游逸,远玩好,戒骄从”,不少读书人被禁锢在小小的天地中手持经卷,低吟浅唱。《儒林外史》中的范进54岁才考中举人结果欢喜的疯了。近读《宗稗类钞科名》中有一篇文章记载南宋绍兴八年科举考试,在殿试完毕后公布名次时高中第三名的陈修依例出班谢恩。他那老迈的体貌引起了宋高宗赵构的注意,便问他:“卿年几何? ” 陈修答道:“臣年七十三岁。”高宗又问:“卿有几子几孙?”陈羞愧地说: “臣尚未娶。”高宗可怜他,当即赐他一名宫女及其丰厚的嫁妆。当时人把皇帝的赏妻“佳话”当作笑话,编了打油诗: 新人若问郎年几,五十年前二十三。 陈修确实够可怜的,为了科举,蹉跎了岁月,但在那个时代谁又能够像李白那样蔑视通过科举考试作为跃入龙门的捷径?正所谓:竹困叶密声招雨,兰为蕾多性欲风。唐太宗曾经看着鱼贯而入的新科进士,得意地叫道:“天下英雄入吾毂中矣!”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吴生江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