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生命工程”解海原人畜饮水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5639
颗粒名称:
“生命工程”解海原人畜饮水难
分类号:
P462.3
摘要:
在干旱缺水、靠天吃饭的海原县农村, 农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集水场、蓄水窖。关桥乡脱场村正忙着给果树浇水的李成泉对记者说:“我家的这些果树, 以前一遇到天旱,浇水、打药都成问题,根本没什么效益,自从前年政府扶持先后打了3个水窖之后,果树才有了救星,去年果子还卖了些钱。”
关键词:
干燥气候
饮水安全
内容
本报讯(记者张晓勇实习生彭红兵)在干旱缺水、靠天吃饭的海原县农村, 农民的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随处可见集水场、蓄水窖。关桥乡脱场村正忙着给果树浇水的李成泉对记者说:“我家的这些果树, 以前一遇到天旱,浇水、打药都成问题,根本没什么效益,自从前年政府扶持先后打了3个水窖之后,果树才有了救星,去年果子还卖了些钱。”近年来,海原县为了改善群众饮水条件,解决群众饮水困难,把硬化集水场建设作为“生命工程”项目的重点工作来抓,建立了以水窖建设为基础,集硬化集水场—— 蓄水——用水为一体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变被动防旱为主动抗旱,为干旱山区解决群众饮水困难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从1998年到2005年底,海原县累计投资1380万元,建成6632处计115 万平方米的混凝土硬化集水场,配套水窖 6600眼,主要分布在海原中北部干旱地带的兴仁、蒿川、关桥、贾塘、郑旗等乡(镇), 全县有6350户2.8万人受益。
硬化集水场工程的建设,不但有效解决了缺水群众的饮水困难,群众还可利用剩余的蓄水发展庭院经济和养殖业。许多地方的群众把水窖和集水场视为一份家业,分给子女,作为他们成家立业的基石,也成为一个家庭生活水平高低的象征。脱场村田成山一家 5口人,有8眼水窖和面积300平方米的处砼集水场,现今他家的水窖还有蓄水110 立方米,不但用来发展了2亩多的庭院经济还靠充足的水源饲养了 2头肉牛。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晓勇
责任者
彭红兵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