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民族疮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5407
颗粒名称:
民族疮疤
分类号:
I267.1
摘要:
近日,看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清史,当讲到咸丰帝主政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节,阎先生一个已逾70岁的老人几近哽咽,他的沉痛和悲愤相信一定会感染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中国人。 怎能不让人痛心! 1860年英法联军一把火,在圆明园整整燃烧了三天三夜,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一座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皇家园林。
关键词:
历史感悟
杂文
内容
近日,看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清史,当讲到咸丰帝主政时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一节,阎先生一个已逾70岁的老人几近哽咽,他的沉痛和悲愤相信一定会感染电视机前的每一个中国人。 怎能不让人痛心! 1860年英法联军一把火,在圆明园整整燃烧了三天三夜,以最野蛮的方式摧毁了一座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皇家园林。去年“十一 ”长假,携妻领着10岁的儿子到北京旅游,专程去了圆明园,主要是想让孩子接受一点现实的历史教育。去时已是下午,落日余晖洒在园子里旳残垣断壁和颓败的衰草上,更显凄惨和荒凉。看着在园子里蹦跳打闹的那些孩子,我在想:100多年前发生在这里残遭焚毁、一劫而空的沉重历史,对于这些孩子,对于我们这个多难的民族,我们又能更深地理解多少呢?中国有句古话“好了疮疤不能忘了疼”。 大凡一个民族。总会因为伤痛,或大或小留下自己的疮疤。如满含血泪的印地安人,二战时几近杀绝的犹太人,至今有家无国的巴勒斯坦人… 历史悠久的中华民族,曾受的苦难和伤痛更是无法计数,只回首1840年以后的近代史,就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和痛楚,其中记忆最深的当为圆明园劫难和南京大屠杀。这应算是我们民族的两个深厚的疮疤。 这两个疮疤曾经有过的痛,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 反思这两个疮疤,都兑现了一个再简单不过的常理:落后就要挨打。圆明园遭劫,是自明朝中后期始,直到满清王朝闭关自守、妄自尊大,而使中华民族逐渐衰落所结得苦果。南京大屠杀,是日本军国主义在甲午战争后,对中国又一次变本加厉的欺凌和践踏。1949年10月1日,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标志,开始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纪元。期间,国家的发展建设虽然走了一些弯路,但中华民族一直向着富强、昌盛的目标迈进。我们应该自信,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弱于世界上任何一个优秀民族的民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真正地奠定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现如今,神五、神六接连升空,2008北京奧运在即,中国的发展突飞猛进、日新月异,让世人投以惊羡的目光。
然而,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中国如今虽然已经不是弱国, 但我们还不够强大。中华民族在复兴前行的征途中,还有着荆棘和险阻。试看,西方尖端科技对中国的一直封锁,美国等国家借金融、贸易磨擦制约中国的发展,日本朝野甚至政府首脑一而再地参拜靖国神社,且军国主义有复苏的迹象等等,这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必须时刻警醒的。 我们一定不能忘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东亚病夫”等等的屈辱,更不能忘记圆明园劫难、南京大屠杀这样的民族疮疤曾有过的痛。我们要把这些疮疤作为民族的胎记一样去正视它、 铭记它,为了中华民族的早日复兴,为了我们这个民族永远不再因为伤痛而留下疮疤。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戴健中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