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传统粮”定心“特色田”致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5312
颗粒名称:
“传统粮”定心“特色田”致富
其他题名:
中卫农民的种田观变了
分类号:
F307.1
摘要:
春风拂绿,万物复苏。沐浴在春风中的卫宁平原,处处一派热闹景象,勤劳质朴的•中卫人正在为一年的希望而忙碌着。 近期,在鼓楼东街的市种子公司营业大厅,农民买种子的热情和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使人完全置身于春的暖意中。“还是新品种好呀!去年我试种了 2亩新品种’宁粳23号'水稻,产量就是高。”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种植业
内容
春风拂绿,万物复苏。沐浴在春风中的卫宁平原,处处一派热闹景象,勤劳质朴的•中卫人正在为一年的希望而忙碌着。 近期,在鼓楼东街的市种子公司营业大厅,农民买种子的热情和工作人员忙碌的身影使人完全置身于春的暖意中。“还是新品种好呀!去年我试种了 2亩新品种’宁粳23号'水稻,产量就是高。”城区东园镇柔新村赵先智老汉一边买种子,一边和记者唠叨着。他说:“近年来,镇政府特别关心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每到春耕的时候,就老早建议他们该种什么、种什么品种,起初他们还不大相信,可试种了一次后,发现新品种的产量和质量都很好,而且还能卖上好价钱。•” “对着呢,他说的是我们的心里话。种粮可是咱老百姓的根本,手中有粮, 心里不慌,粮食产多了,心里塌实。”和赵老汉同村的何玉庆接过话茬。
“这两天买种子的人太多了,有时营业员都忙得顾不上吃午饭。”市种子公司的经理杨利念感慨地说,“今年我们按照市委、 市政府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要求,依据我市的土质、气候等实际情况,提前从外地购进各类作物新品种共100多万公斤。 目前,水稻、玉米、小麦等作物种子销售得很快,农民种粮的积极性非常高。”据有关资料显示,去年,全市粮食播种面积是196万亩,产量达到了 4.2亿公斤。
和种粮相比,农民发展特色农业的积极性丝毫不低。记者在城区东园镇韩闸村看到,刚刚过完新春佳节,村民们就已经开始在大棚中忙碌了,修棚、施肥、灌水等忙个不停。该村党支部书记张爱清告诉记者,以前他们村以种粮为主,村民收入普遍较低。
1998年,他们村试种了43亩拱棚韭菜,每亩纯收入平均达到3000元,可观的收益使村民们深深感受到种植拱棚韭菜的好处。由此开始,全村兴起了种植拱棚韭菜的热潮。
2005年,全村拱棚韭菜已扩大到1360亩, 而且每亩纯收入超过6000元。今年,村上计划把剩余的500亩土地全部种成拱棚韭菜, 使他们村变成名副其实的韭菜村。
“没想到去年的西红柿价格会涨这么高,1公斤竟然卖到了2元钱,真后悔当初没多种两棚。”采访中,城区柔远镇沙渠村的吴老汉满脸的遗憾。他说:“种植大棚蔬菜收益就是好。以前种粮,粮食收割完地就闲下了,可自从种上大棚蔬菜后,情况完全不同了。一年能种好几茬。种得多了,收入也自然多了。”2004年,菜价曾一度走低, 出现了滞销局面,严重影响了菜农的收入。
面对这种情况,政府在想办法,老百姓种植大棚蔬菜的信心也没有动摇,柔远镇新搭建的几百栋大棚在很短时间内,就被老百姓抢种一空。 建市以来,我市加大了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力度,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以硒砂瓜、枸杞、设施蔬菜和鸡产业为主的特色农业,到2005年底,枸杞面积由11.3万亩增加到16.3万亩,硒砂瓜面积由16万亩增加到51万亩,设施蔬菜面积由2.6万亩增加到5.3万亩,鸡饲养量由1000万只增加到1200万只,为农民收入增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柳应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