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雍楼村:生产发展所以生活宽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5250
颗粒名称:
雍楼村:生产发展所以生活宽裕
分类号:
F127
摘要:
连接鼓楼北街和文昌北街的步行街上车水马龙,雍楼市场内人头攒动,一排排整齐的村民新居,出入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里人的生活与城里人没什么两样。这是笔者眼里看到的现在的雍楼村。“过去的步行街是一条3米宽的土路, 一下雨就成了泥巴路,泥泞难走,周围低低的土房连成一片。
关键词:
村镇建设
地方经济
内容
连接鼓楼北街和文昌北街的步行街上车水马龙,雍楼市场内人头攒动,一排排整齐的村民新居,出入的人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里人的生活与城里人没什么两样。这是笔者眼里看到的现在的雍楼村。
“过去的步行街是一条3米宽的土路, 一下雨就成了泥巴路,泥泞难走,周围低低的土房连成一片。村民一家人一年到头就眼巴巴地指望着仅有的几亩地过日子,温饱都是问题,哪还敢有其他的奢望。”雍楼村村民李忠元告诉笔者。 有了对比,才能看出变化,才能看出成效。雍楼村从一个一穷二白的落后村变成如今经济持续发展、村民安居乐业的亿元村,其中的酸甜苦辣村党支部书记刘文祥最有体会,“我1991年被选为村支书接手村务时,村支部只有6间四面透风的破土房,由于以前村办的猪厂、粉丝厂等相继倒闭,村上不但没有集体积累,还负债10多万元,村上无力为村民办实事,支部无形象,干部没威信。” 痛定思痛之后,村支部决定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努力为群众谋福利。思路决定出路。文昌镇雍楼村地处中卫城区腹地,借助优越的地理条件,他们提出“依托城市搞开发,依托开发立产业,依托产业增收入”的思路,建成了带有古建筑风格的商业步行街,并引来温州、兰州等地客商搞起商品交易会,转移农村劳动力240人,年增收800万元。继而村支部又与房产公司联合,利用村部旧址进行城市开发建设,在步行街北面建设了封闭式的雍楼商贸市场,建成2.3万平方米的营业房,解决了 1200多人的就业问题,年增收6000万元,全村产业由“一、二、三”的格局步入“三、二、一”的良性循环轨道。截至目前,从事二三产业的群众占全村人口的90%以上。
2004年底,村支部开发建设了2100平方米的雍楼新居,6幢240套60平方米到11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房,以成本价出售给村民,今年准备建设雍楼新居二期工程,为大部分失房农民解除了后顾之忧。去年投资建设的占地4600平方米的雍楼宾馆预计在“五一”竣工并投入使用,到时将解决120人的就业问题。目前,雍楼村还拥有房地产开发公司、雍楼面粉厂等6家企业,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200万元以上,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4100元,这是当初村民想都不敢想的事。 近年来,村上加大了村容村貌的整治力度,投资改造了全村的低压线路,硬化了全村街道,及时清理道路两边的垃圾,美化、绿化、亮化了村容。村上提倡婚丧嫁娶不得大操大办,出台了不得摸牌赌博、参与迷信活动等禁令,开展“十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等活动营造文明新风。村支部坚持村务公开、财务公开,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选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对拆迁补偿协议.征地分配方案、农户统筹提留等事项一律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进一步实现管理民主。 刘文祥在谈到今年的发展时,满怀信心地说:“经济发展已不是衡量农村变化的唯一标准,应是经济、社会、政治、文化,方方面面的综合发展。雍楼村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时期,村民更注重的是生活质量了, 今年我们村将结合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的积极带头作用,为村民多办实事,多办好事,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迈进。”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杜颖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