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俊——一生风雨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5209
颗粒名称: 肖文俊——一生风雨路
分类号: K826.3
摘要: 肖文俊,一个普通的老人,可从他风雨一生极不平凡的经历中,我们可感受并触摸到不同历史时期及社会背景下的演变、脉搏及体温。童年之苦楚从无知童年到鬓发秋霜的老年,肖文俊在风雨中已度过了73个春秋。肖文俊,男,1934年出生在偏僻荒寂的中卫宣和镇红崖村。
关键词: 农民利益 体制改革

内容

肖文俊,一个普通的老人,可从他风雨一生极不平凡的经历中,我们可感受并触摸到不同历史时期及社会背景下的演变、脉搏及体温。
  童年之苦楚从无知童年到鬓发秋霜的老年,肖文俊在风雨中已度过了73个春秋。肖文俊,男, 1934年出生在偏僻荒寂的中卫宣和镇红崖村。赤着双脚背土垫圈,放驴割草是老人童年时代的最深记忆。8岁时他走进了本村“春满堂夏一半,秋凋零冬不见”的简陋小学堂。因聪颖好学,5年读完了 6年的小学课程。可13 岁小学未毕业因遇兵荒马乱、战事纷飞,国民党三青团为抓壮丁,派人到各小学拉夫凑数, 把年仅13岁的他也一笔写进了 “三民主义青年团”的册子上。为逃避“抓丁”,肖文俊翻山越岭徒步百里到邻县藏身,但终未逃过劫难, 充军于国民党八十一军一 0五团二营输送排。在兵营中他挨打受罚、颠簸不息,深受苦役。1949年9月,国民党八十一军宣告起义, 15岁的他随军起义后在整编中被遣返 。 后因有点文化,被乡政府安排到本村初小任教。
  老人的童年、少年在饥苦中成长,在磨砺中见证了那个不幸的时代。
  而立之波折“新中国成立后,是党和政府给了我第二次新生。”肖文俊意味深长地说。在本村任教期间,1952年有幸到银川师范速成班学习。背负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自豪感,肖文俊在近半年的速成学习期间,废寝忘食,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毕业,成为了一名在册的国家教师,并升任本村小学校长。1956 年肖文俊进入当时的中卫中学负责审干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中卫中学任人事干事期间,为澄清教师问题,他爬山头, 进沙漠,渡河涉水,骑毛驴,徒步千里,终年奔波在外。冬来暑去,3年间他行色匆匆足迹遍布全国,对有“问题”的教师作出了准确的结论。
  1959年大跃进高峰时期,他又被调到原中卫县委组织部。由干事到副部长干了 10 年,期间又历经“整党”、“整社”、“双反”、 “四清”等多次政治运动,1968年被列为 “走资派”实行群专,戴“罪”到香山景庄公社锻炼,接受思想改造。“死不悔改的走资派,筹备处的坏头头,右倾翻案的急先锋”等莫须有的罪名一股脑地扣在了他头上。9岁爱女身染疾患也无力相助,只能躲在阴暗恶臭的“牛棚”中终日以泪洗面。而他,在逆境中依旧心系群众,在景庄公社的6年时间里,山区长期干旱,农民缺吃少穿、饥荒连连。为尽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他带领群众劈山填壑,筑坝引水,拼命苦干。在煤油灯下他把人们在生产劳动实践中的许多鲜为人知、平凡而又闪光的创业精神写成了《坚持真理、反复实践,不断认识真理》的长篇通讯,被《宁夏日报》头版发表。文章发表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浓厚兴趣,你来我往地实地考察。“缺水是山区贫穷的根源”,在任景庄乡党委书记期间,他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于是他带领全庄的8户人家,削山头,填沟壑,关闭两条洪沟,在1米多深的沟底下挖掏500多米长的暗沟,依山炸石开明渠千余米,又挖坑用灰石砌成容量约1000多立方米的蓄水池,为储水浇地创造了条件。 1975年至1987年担任原县委宣传部部长期间,他结合农村政治体制改革和土地承包责任制的贯彻实施的实践,提笔写了许多理论文章和言论,正确引导了 “改革、开放、搞活”的发展之路。
  天命之豪情1987年,年过半百的肖文俊老人转升为原中卫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分管城市、农村经济法律监督等工作。期间,已是天命之年的他并没有以“县老爷”自居安度,而是经常深入山区搞调研、考察,豪情不减当年。当他发现原三眼井乡灌区、景庄乡沙滩村缺电,红泉乡罗泉村人畜饮水含氟高等问题时,两次下乡驻村半月进行实地考察。最后通过提交议案,解决了三眼井、景庄乡沙滩村等地方的缺电、用电、 人畜饮水问题。1993年,年逾花甲的他退休后,被任为《中卫县志》编委会副主任, 笔耕3年完成了正志28卷124章403节 130万字的《中卫县志》的编撰出版工作。 《中卫县志》凝聚了清道光以来百余年中卫人民创造历史、改造世界的聪明才智, 倾注了前后10年修志人的辛勤劳动,蕴藏着专家、学者各界人士的良苦用心,体现了地方政府承前启后、惠及后代的远见之明。
  “稀星明月雁南飞,绕树盘旋落归宿。昔日路途留痕迹,今生贵贱任人讲”。今后的路该怎么走? “人老了也该有个老的活法, 闲暇无事时,有割不断的回忆时常掀起阵阵思绪,于是把一生旅途中、沉淀在记忆里的往事用文字记载下来,汇集为《岁月无痕》 一书,作为以一叶而知秋的回顾,算是孤芳自赏。如能启迪后人,使其明其故,悟其理, 择其所长,戒其所非,亦足矣 ! ”肖文俊老人淡然说道。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韩亮
责任者
魏巍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