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治国:从小商贩到科植大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5208
颗粒名称: 孟治国:从小商贩到科植大户
分类号: F323.8
摘要: 人常言,机遇总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中卫城区柔远镇沙渠村村民孟治国就是一位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不岀几年,他从昔日默默无闻的小商贩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初次见到孟治国,是在他租种的大棚里,26岁的他看上去很成熟。面对采访,他显得很沉稳。
关键词: 种植业 农民致富

内容

人常言,机遇总会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
  中卫城区柔远镇沙渠村村民孟治国就是一位善于抓住机遇的人,不岀几年,他从昔日默默无闻的小商贩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种植大户。
  初次见到孟治国,是在他租种的大棚里,26岁的他看上去很成熟。面对采访,他显得很沉稳。1994年,年仅14岁的孟治国辍学回家,开始种田打工。短暂的打工生涯使他饱受了生活的艰辛,也使他幼小的心灵受到很大的震动。1996年,他用打工积攒下来的钱买了一辆人力三轮车,开始做起贩卖蔬菜的生意。尽管每天起早贪黑,四处奔波,但他感觉心里舒服,手头也有了一点积蓄。看着人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孟治国觉得不能安于现状,就开始上青海、下新疆、走陕西、奔南方四处考察蔬菜市场,了解行情。
  2003年初,一个偶然的机会,孟治国发现西瓜在我市各大商场很畅销,而且价格很高。但这些西瓜大多是从外地运来的。这使他有了新的想法,与其贩卖不如自己种。当年春天,孟治国就试种了3亩早春特色化小拱棚西瓜,当年净赚1.1万元。这使他信心倍增,从2004年开始,他连续扩大规模,拱棚西瓜由当初的3亩增加到11亩。
  2005年,柔远镇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加速。凭经验,孟治国马上意识到,这是一次难得的致富机会。他决定种30栋大棚,既种菜又种瓜,搞多种经营。心动不如行动。
  主意拿定后,孟治国立刻找到镇上有关领导,将他的发展思路说了出来。镇上领导见他有如此大的决心,当即表态从资金上、技术上给他大力支持。在各方帮助下, 孟治国投资30万元承包了 24栋温室大棚。当年8月,他就在大棚里定植了辣椒、 西红柿、樱桃小番茄等几个品种。经过3 个月的精心管理,他的产品分别被金世纪商厦、开盛购物中心以每公斤2.2元至5.6元的价格订购,实现了开门红。
  面对来之不易的成绩,孟治国感慨地说:“人活着就要奋斗,就要拼搏,机会就在我们身边,就看你怎么把握了。”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柳应川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