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1号文件解读:让农民生活得更舒心更放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5192
颗粒名称: 中央1号文件解读:让农民生活得更舒心更放心
分类号: F320.2
摘要: 中央先后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着力解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提高农民收入,逐步解决农民的医疗、养老等难题,这一切都确保农民生活得更加舒心、更加放心。农村贷款难窘境有望改善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央1号文件指出,各地可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农民生活

内容

中央先后制定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着力解决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问题,提高农民收入,逐步解决农民的医疗、养老等难题,这一切都确保农民生活得更加舒心、更加放心。
  农村贷款难窘境有望改善农村资金短缺,农民贷款难,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中央1号文件指出,各地可通过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等办法,解决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自2003年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试点以来,全国除西藏外的30 个省(区、市)都已组织开展了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农民贷款难问题得到初步缓解。
  但当前农村金融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一些农村金融机构经营困难,不适应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为此,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巩固和发展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成果,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县域内各金融机构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将一定比例的新增存款投放当地。扩大邮政储蓄资金的自主运用范围,引导邮政储蓄资金返还农村。继续发挥农业银行支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此外,在保证资本金充足、严格金融监管和建立合理有效退出机制的前提下,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引导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加快发展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农业保险。
  西部农村义务教育今年将实现全免学杂费近年来,各地区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有力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事业发展。但冃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数据显示,农村中学生是城市中学生的4倍,而享受到的国家中学教育经费仅占38%。有关专家认为,要减轻农民教育负担,首先要免除农民子女缴纳的学杂费,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则,在农村逐步建力责任明确、保障有力的义务教育经费长效保障机制。
  村九年制义务教育。2006年对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其中的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课本和补助寄宿生生活费。2007年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这一政策。
  文件指出,继续实施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工程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立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的保障水平。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的力度,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力度监管和规范农村学校收费,进一步减轻农民的教育负担。
  2008年农村将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近年来,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下,中央和各级财政都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投入的力度,但农村社会事业薄弱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占全国总人口近60%的农村居民仅享用了 20%左右的医疗卫生资源。
  专家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要有明显改善。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看,应当更有条件地加快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国家将进一步增加对农村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的投入,从多方面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工作。从 2006年起,中央和地方财政较大幅度提高补助标准,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各级政府要不断增加投入,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体系。
  文件还强调,有条件的地方,可对乡村医生实行补助制度。建立与农民收入水平相适应的农村药品供应和监管体系,规范农村医疗服务。加大农村地方病、传染病和人畜共患疾病的防治力度。增加农村卫生人才培养的经费预算,组织城镇医疗机构和人员对口支持农村,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社会保障是劳动者的“安全网”,农村社会保障是保护农民利益的“安全网”。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
  根据调査,目前中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城市,而家庭养老功能的日益弱化,传统的土地保障功能面临严峻挑战,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亟待建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培林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构建城乡结构的和谐。中国的特殊国情是城乡差距大、农村贫困人口多。因此,当务之急是建立起农村社会保障的基础框架。”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文件强调,要落实军烈属优抚政策。积极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和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范围。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新农村建设将突出强调村庄规划和治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推进,农民迫切要求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和村容村貌。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认为,新的村庄规划建设应该是新农村建设一项必不可少的任务,而且农村有农村的特点,体现在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不能与城镇建设混在一起。 .中央1号文件突出强调了村庄规划和人居环境治理,要求各级政府安排资金支持编制村庄规划和开展村庄治理试点。可从各地实际出发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治理的指号性目录,重点解决农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
  此外,文件还指出村庄治理要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村落和古民宅。要本着节约原则,立足现有基础进行房屋和设施改造,防止大拆大建,防止加重农民负担,扎实稳步地推进村庄治理。
  文件要求,加强宅基地规划和管理,大力节约村庄建设用地,向农民免费提供经济安全适用、节地节能节材的住宅设计图样。引导和帮助农民切实解决住宅与畜禽圈舍混杂问题,搞好农村污水、垃圾治理,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注重村庄安全建设,防止山洪、泥石流等灾害对村庄的危害。
  背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新华社发)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潘晓亮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