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峭寒春中的火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4675
颗粒名称: 料峭寒春中的火热
分类号: F299.21
摘要: 编者按:以“三苦”精神为核心的中卫精神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工作的“引航灯”。大力发扬中卫精神是我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报自今日起,将开辟“弘扬中卫精神,加快中卫发展”专栏,陆续刊发两县一区及市直部门、行业大力发扬中卫精神先进典型的报道,以推进我市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关键词: 城市建设 中卫精神

内容

编者按:以“三苦”精神为核心的中卫精神是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工作的“引航灯”。大力发扬中卫精神是我市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本报自今日起,将开辟“弘扬中卫精神,加快中卫发展”专栏,陆续刊发两县一区及市直部门、行业大力发扬中卫精神先进典型的报道,以推进我市各项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初春的天空中依然充斥着寒冬的冷意,冰封的土地似乎还在享受寒冬的宁静, 当城市中的人们还紧裹着冬日厚重的棉衣在暖气房中享受温暖时,香山地区硒砂瓜基地引水工程的工地上已经是一片火热。 为了解决我市山区干旱带上贫困群众的生活问题,让这里的群众早日过上富裕的生活,根据干旱带上的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市委、市政府经过认真考察和科学规划,决定在这里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硒砂瓜,目前压砂地面积已经达到50万亩。为了让这些砂地都能长出西瓜,市上又启动了香山地区硒砂瓜基地引水工程,1月5日施工队伍进驻工地,计划在3月底完工,4月初蓄水,全力确保硒砂瓜种植、成长用水。
  2月10日,元宵节前夕,笔者随市水务局的工作人员到香山地区硒砂瓜基地引水工程的工地上看望在节日期间还坚持施工的干部群众。在米粮川项目区,当笔者走下车的时候,就感受到了与市区不一样的热闹,机器的轰鸣声、铁锹的挥舞声、工人们的呼喊声,杂乱中透着有序。 笔者紧了紧棉衣,走到一位穿着单薄外衣的农民跟前:“穿这么少不冷吗? ”他抬起落满灰尘的脸,腼腆的笑了笑说:“冷啥呀,甩幵膀子干还有点热呢! ”“地还冻着呢,能挖动吗? ”“地是很硬,可是还得使劲挖啊,今年的瓜就指望着这个渠里的水呢!”说完,他又继续埋头干活,看着那一上一下挥舞的铁锹,笔者感动了,他的话就是整个工地上所有干部群众的心里话。 中午12点,我们来到了工程指挥部,当坚守在那里的水务干部看到车上带来的蔬菜时,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在这里吃上新鲜蔬菜可不容易啊, 得到很远的兴仁镇去买。”指挥部的一位干部说完这句话就抱起蔬菜跑进了厨房。吃过午饭,笔者以为辛苦了一上午的干部们会休息一会,为了不打搅他们,笔者走出了房间,可是当笔者忍受不了屋外带着寒气的大风回到房间时,却没见到想象中横七竖八的睡觉情景,听到的是他们激烈的讨论和交流:“兴仁项目区的工程进度很快,应该让其他项目区向兴仁那边学习一下,把工程进度赶上去。” “我负责的那片有一段是白灰地, 加上天寒地冻,人工根本挖不动了,需要调机械上去。”“窑窑门项目区的那个蓄水池已经幵挖了。”……就在大家还在激烈的讨论时,屋里又进来几个人,工程指挥部的李学明副组长告诉笔者,这几位是各个施工项目区的施工经理,他们今天是来参加每5天举行一次的施工进程评促会。在评促会上施工经理要汇报前5天的施工进程、取得的成绩以及需要解决的困难,指挥部安排部署下期的工作任务和一些临时变动的施工方案。 在回市区的路上,整齐的压砂地从车窗外一晃而过,笔者似乎已经看到这里的农民站在绿油油的瓜地里抱着成熟的硒砂瓜微笑。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冯博文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