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宽容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3537
颗粒名称: 历史的宽容性
分类号: I207.7
摘要: 时间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会改变一切。虽然不一定使事物面目全非, 但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所谓历史, 从一种视角看,也可以称之为时间,逝去的时间。因此所谓历史的宽容性,其实也就是一种时间的宽容性。历史的宽容性表现很多。一种是对历史人物的宽容,比如秦始皇这样的暴君。尽管当时的人们对其怨恨颇多,但后世的人们却似乎不愿再提其恶的一面,而注重和肯定其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甚至从现代的角度将诸如修长城等等的虐政也予以肯定和赞扬。
关键词: 民间文学 散文

内容

时间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会改变一切。虽然不一定使事物面目全非, 但总会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所谓历史, 从一种视角看,也可以称之为时间,逝去的时间。因此所谓历史的宽容性,其实也就是一种时间的宽容性。
  历史的宽容性表现很多。一种是对历史人物的宽容,比如秦始皇这样的暴君。尽管当时的人们对其怨恨颇多,但后世的人们却似乎不愿再提其恶的一面,而注重和肯定其推动历史进步的一面,甚至从现代的角度将诸如修长城等等的虐政也予以肯定和赞扬。比如对蒋介石,原先大陆人心目中的他,是个光脑袋长黄梅大疮躲在峨嵋山上的“郑三发子”,但不过三五十年,人们开始冷静了,开始肯定他在征服军阀统一国家正面抗日等方面的贡献,甚至对其人格正义性的方面也予以了理性的肯定。
  另一种宽容是对历史事件的宽容。 对于诸如焚书坑儒、弑君、外戚专政、百姓尸横遍野等充满二十四史种种震惊当世的事件,后人都予以了所谓唯物主义的解释,作出了评语为合理或基本合理的评判。就中国人曾经历过的“反右”、 “人民公社”、“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等让人心惊肉跳灵魂出壳的事件,现在的人们却也不那么憎恶了。
  引致历史宽容的,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因素。所谓理性因素,即远离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存在的年代,抛却了亲情瓜葛利益干系个人好恶,从人类发展演变的动态过程的角度分析总结,从而作出更加冷静客观周密科学的结论。所谓非理性因素, 即完全地抛却现场感,冷漠甚至残酷地旁观历史,对历史上血与火的事件和过程, 简单地归结为数字归结为历史的某种逻辑和法则,从而得出不那么准确或虽准确却不利于人性延续的结论。
  历史的宽容性是一种带自然力的社会法则,人们不可能抹杀它的存在, 也不可能使它无限膨胀。但有一点人们应当清楚:宽容古人,宽容历史,可千万不要成为世人放纵自己的理论支柱。否则,像“文化大革命”等令中国人乃至整个人类蒙羞的事件还会不时发生。人们在宽容历史的同时,对当世的事似乎应持严肃严谨严格的态度。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牛撇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