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腐败行为“蚁穴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2617
颗粒名称: 警惕腐败行为“蚁穴化”
分类号: D630.9
摘要: 翻阅安徽省近年查处的干部腐败案件,发现一个共有的特点:因慑于整个社会反腐的强大声势和监督机制及法制环境的日臻完善,腐败行为正趋向“大贪没胆、小腐不断”的“蚁穴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党员干部 廉政建设

内容

翻阅安徽省近年查处的干部腐败案件,发现一个共有的特点:因慑于整个社会反腐的强大声势和监督机制及法制环境的日臻完善,腐败行为正趋向“大贪没胆、小腐不断”的“蚁穴化”方向发展。一些基层领导干部靠零打碎敲的“小腐败” 敛财,分开看不起眼,累积的后果却相当惊人。阜阳市原市长肖作新正是靠这些'小打小闹”累积千万元之巨。 为何腐败行为趋向“蚁穴化”?送者敢送:这种行贿方式容易混同于日常的人情往来。收者敢收:容易逃过反腐监督的视野。行贿者能找到貌似合情合理的幌子,受贿者则极易在“出不了大漏子”的侥幸心理中越陷越深。在安徽省查处的这种案件中,多数行贿者无论找什么送钱的借口,礼金却总是直接或变相在公款中报销,损的是公众利益、慷的是国家之慨。当地一些百姓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嘲讽说:“百姓怕生病,贪官盼生病”“贪官过节,'红包'赛雪”。
  “莫以恶小而为之”,领导干部要善于“慎微”,更何况千儿八百的“红包”并不“微”,一个“红包”往往就包掉了一个农民半年的纯收入。领导干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绝不能被“红包”软化,让“反腐长堤”溃于“蚁穴”。 中共中卫市纪律检查委员会主办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先发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