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铿锵有着多重性格的中卫人(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2581
颗粒名称: 说话铿锵有着多重性格的中卫人(下)
分类号: K901
摘要: 人口自流变动古来有之, 历史上人们为避战乱灾荒,流徙异地,其中不少来卫定居。 清末,外地商贾涌入本地经商。民国年间,县城设有山陕会馆,客商不仅举家迁徙,尚携乡里亲故或学徒入居做生意,在城内及各集镇幵店铺、 摆摊设点,而钉锅、补碗、箍缸、理发者也多为外地自流人口。
关键词: 中卫市 人文地理

内容

人口自流变动古来有之, 历史上人们为避战乱灾荒,流徙异地,其中不少来卫定居。 清末,外地商贾涌入本地经商。民国年间,县城设有山陕会馆,客商不仅举家迁徙,尚携乡里亲故或学徒入居做生意,在城内及各集镇幵店铺、 摆摊设点,而钉锅、补碗、箍缸、理发者也多为外地自流人口。同时,当地人口为逃避抓壮丁和灾荒,背井离乡,流落异地,新中国成立后,本籍自流在外人口大多返回。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阿拉善左旗、景泰、武威、西吉、海原、固原等地人口零散流入,部分逃荒要饭,部分做小买卖。1980年以后,随着对外开放和对内搞活政策实施,江南一带经商者不断涌入,城乡集镇随处可见。 中卫人口之民族构成,在唐代及其以前先后定居卫地的有羌、戎、突厥、鲜卑、敕勒、 吐谷浑和吐蕃族以及少量汉族。宋、元时期多为汉族、党项族、蒙古族、回族。明代以后, 大部分汉族,并少量回族、蒙古族杂居。清初置县划界后, 蒙古族被划在边外,汉族人口发展成为本地主要民族,其他民族人口零星散布。自1958年包兰铁路通车以及近年来, 随着工业、交通运输业发展和新灌区开发建设,外地职工及知识分子不断调入,加之党的民族政策贯彻执行,使中卫各民族人口协调发展,特别是少数民族人口发展较快。中卫有汉族、回族、满族、蒙古族、藏族、壮族、朝鲜族、侗族、苗族、 东乡族、锡伯族、裕固族、瑶族、土家族、维吾尔族、彝族、 布依族、撒拉族和俄罗斯族近20个民族。 中卫话在宁夏诸方言中比较特殊。由于交通封闭,环境优越,这使中卫方言在语汇中除保留有不少古语词、元明清以来的古白话词语之外,还兼收并蓄了不少移居中卫的南、北方外省籍人的方言词语,语汇相当丰富和复杂。另外,中卫话语法词缀丰富,重叠形式多样,动态表示法、补语表示法也都很有特色。尤其“给”字句中好多个“给”连用,是其他方言里不多见的。 具备独特的文化现象。中卫方言形成后,很少受外来方言的冲击,自身得到了完善和发展,逐渐具备了比较强的同化力。不少外来人入居中卫后很快就接受了中卫方言,而中卫方言则很少因受外地方言影响,而发生变异。故有“中卫有天下人,天下没有中卫人”(指语言)之说。随着城市的发展, 人口大量流动,青年人的口音已经向普通话靠拢。 民族迁徙所起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它打破了民族隔绝状态,推动和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各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自古至今,中卫人“尚诗书,攻词翰”,“重耕牧,娴礼仪”,且有“山水甲雍州,稻城桑田,沃野千里”之赞。中卫极具游牧、农耕众合的混合特征。 历代经济的发展都深深刻下了军事封建主义边塞经济的痕迹。古代频繁的战事使军事移民、游牧移民和经移民以尚武为荣,粗犷、豪迈、勇武善战、运筹帷幄、成竹在胸、大胆开拓、豪爽、刚直是其特征。有较高文化素养的文化移民和政治移民又有几丝忧郁色彩;知识分子向往自然,充满阳刚之气,投身自然,追求人生拼搏的价值观,深沉、悲怆、大胆、坦诚;江南文人内向、拘谨。中卫既具北国风光的雄浑苍凉,又兼江南景色的纤细秀丽,这种特殊的人文和地理条件,使山川雄秀,地灵人杰,边而不荒, 彬彬雅雅,人文蔚茂。各族人民勤劳、智慧、节俭、积极进取、勇悍、敦厚、淳朴、富有情趣和特色。 由此,致使中卫人说话铿锵而且具备多重性格。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任晓慧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