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第二故乡 燃烧青春岁月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2511
颗粒名称: 激情第二故乡 燃烧青春岁月
其他题名: 支宁知青回首中卫峥嵘岁月
分类号: K828
摘要: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大多年愈古稀,按理说该颐养天年了,可是他们并没赋闲在家, 而是在新中卫的建设中仍发挥着余热,他们便是当年支宁的浙江知青。
关键词: 知青 人物传记

内容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我市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大多年愈古稀,按理说该颐养天年了,可是他们并没赋闲在家, 而是在新中卫的建设中仍发挥着余热,他们便是当年支宁的浙江知青。
  ■漫漫支宁路据71岁的潘秋钱老人回忆,1959年5月至1960年5月,在那个“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的火热年代,为了帮扶兄弟省区,浙江对口支援宁夏。
  1959年1月12日,时任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马玉槐到浙江与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李丰平在杭州商定,从1959年开始,5年内分期分批动员30万浙江知青赴宁。其中,余姚市从1959年4月到1960年5月共派出2065名支宁青年分3批经万水千山奔赴宁夏,被分派到原中卫县的各行各业。离开风光旖旎、物产丰富的浙东“鱼米之乡”,来到气候干燥、常年少雨的西部地区,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当时他们出现了口干舌燥嗓子哑等各种不良反应。那种困难和艰辛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体会到。 史美莲老人叙述了当时来宁的艰辛过程:当时来宁的大多数知青都是16岁到17岁的小伙子和姑娘。那时,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还不到一周年,什么都缺,没有汽车来接,他们乘坐的是大篷车,一个车厢挤100多人。车内没有座位,他们就用行李当座,也没有卫生设施,只有两个便桶,用席子围着。一路风尘,一路颠簸,最后终于到达了上海火车站。在上海转乘火车, 他们便真正告别了家乡,开始踏上北上的征程。 火车出了潼关,进入黄土高原,透过火车窗口看到的只是一片荒凉的沙漠和古朴的窑洞。这一切给热血青年们泼了 “一瓢冷水”,姑娘们开始抱在一起抽泣, 小伙子个个低头不语,但他们最终没有退缩,而是在相互慰藉中憧憬着希望,并坚定了投身西北,挥洒豪情的决心与信念。 蒋勤富老人回忆说,踏入中卫的那一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荒滩,而且这里常年风吹沙移,知青的心情一直好不起来。更为致命的是,很多知青来后水土不服,出现流鼻血、浮肿等多种病症,严重影响了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使他们更加怀念故土的亲人。中卫当时人烟稀少,交通闭塞,知青与家人联系的唯一方式只有书信,传阅亲人的书信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光了。 也是亲人书信的勉励,使他们打消了回归的念头。既然选择了, 就不应轻易放弃,坚持下去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对于现在的新中卫,蒋勤富老人风趣地说,中卫的发展速度让他感到吃惊。每次他与家乡人通电话,他首先要提的就是中卫的发展,家乡人也十分关注中卫。
  ■深情藏沃土度过了最初的艰难,知青们的心逐渐安定下来。据现居中卫的孙水根老人讲,1959年5月,作为浙江余姚市第一批支宁青年,在到达中卫后不久就被分配到下河沿煤矿当了一名煤矿工人。由农民成为工人,这是孙水根人生的重大转折。对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他十分珍惜,因在单位表现出众,后被单位派往河北邯郸矿务局王峰煤矿学习钳工及机械修理。一年的学习让孙水根受益匪浅,也为他后来的人生铺平了道路。学习回来后,孙水根又在下河沿煤矿的机修厂工作了 10多年。
  1986年,他被调到原中卫县甘塘石膏厂工作,从此,他又与石膏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与石膏打交道中,他发现该厂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严重老化,预计年产石膏粉6000吨,实际年产量仅2900吨,厂子严重亏损。于是孙水根对石膏的生产、设计、 设备、安装等进行认真研究,仔细分析论证后,他仅用4个月时间,创造出用间歇式回转窑绕烧B型拌水石膏粉的方案,并投产试用成功。新技术的推广, 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值和产量逐年提升。1988年石膏厂生产石膏粉达9000余吨,仅8个月创利达20万元。1989年生产石膏粉1.3万吨,创利37万元。1990年生产石膏粉1.5万吨,创利达到45万元,使一个严重亏损的企业一举成为当地企业的“领头兵”,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表扬。1992年,孙水根退休了,但他并没有闲下来安享晩年,而是继续参与石膏事业。 他运用自己的技术专长,与宁夏建筑学校李国鹏工程师共同合作,对回转窑使用性能进l步开发研究,并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大大降低了制作成本,并减少了环境污染,劳动强度也随之降低,生产效率有了很大的提高。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广大用户的好评,纷纷来电来人询问洽谈制作和安装设备事宜。 到1995年制作安装此类设备的已有17家,普及到甘肃、内蒙古、青海等6省20个市县。
  ■他乡情未了支宁人员楼占友、许德海等和孙水根一样,奋斗在各个行业,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中卫这片沃土。现在他们虽然年岁已高,但对中卫的明天仍然寄予厚望。正如现居中卫的71岁老人罗西英所说:“若知夕阳无限好,何须惆怅近黄昏。宁夏对我们有养育之恩,我们的子女都已成为了真正的宁夏人,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二故乡。” 现居浙江,曾经支宁的何心余先生始终没有忘记支宁的峥嵘岁月,心系着宁夏的发展, 多次来中卫做客。尤其是当年的知青听到中卫撤县设市的消息,都十分希望来到他们的第二故乡——中卫,把新的感受带给家乡的亲朋好友,并鼓励下一代青年来中卫投资发展。 为了满足知青的心愿,何心余多方收集资料,于2004年编辑出版了《回望塞上》一书,写下了中卫的“昨天”和“今天”, 作为两地友谊的见证。他希望支宁精神代代相传,继续发扬光大,并把他们未完成的事业寄予下一代,让下一代继承老一辈的光荣传统,让支宁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喜臣
责任者
刘春燕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