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城区农村“五保”对象将集中供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2327
颗粒名称:
城区农村“五保”对象将集中供养
其他题名:
新建的2所中心敬老院11月底完工
分类号:
C913.6
摘要:
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将撤乡并镇后闲置的两个乡政府驻地进行了改造,建成了两所档次较高的农村中心敬老院,工程计划于 11月底完工。届时将对城区各乡镇农村 “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中卫城区现有农村应保“五保”户 594人,列入供养范围内的“五保”对象有 103人。这些“五保”人员分布于城区10 个乡镇的7所农村敬老院中。
关键词:
敬老院
五保制度
内容
本报讯(记者柳应川)近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我市将撤乡并镇后闲置的两个乡政府驻地进行了改造,建成了两所档次较高的农村中心敬老院,工程计划于 11月底完工。届时将对城区各乡镇农村 “五保”老人实行集中供养。
中卫城区现有农村应保“五保”户 594人,列入供养范围内的“五保”对象有 103人。这些“五保”人员分布于城区10 个乡镇的7所农村敬老院中。这7所敬老院除个别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以外,大部分是利用上世纪60年代遗留的“知青点”、“大队部”、“农场部”旧房改造而成。各级政虽不断投入人力、财力、物力进行改造,但由于乡乡创办敬老院,摊子大、人员少,加之管理跟不上,导致“五保” 对象入院率低、管理成本高、服务质量差、 入院人员生活质量低下等问题越来越突出,有些敬老院甚至已经停办。对此,在市民政局调査研究的基础上,市政府决定对原新北乡、西台乡政府设施进行改造,将其建成农村中心敬老院,对“五保”对象实行集中供养。
今年9月,市民政局筹资近百万元,通过工程招标、政府采购等程序,对这两处乡政府设施进行了改造建设,建起近200张床位的两所中心敬老院,工程计划于11月底完工。
据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实行集中办院开展“五保”敬老这一举措,将会使管理成本降低,服务质量和档次提高,使有效的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届时将会实现城区农村“五保”对象在自愿基础上100%入住,供养场所将达到室内标准化、房屋砖混化、庭院园林化、服务管理标准化。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柳应月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