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太行深处编报人——何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2312
颗粒名称:
太行深处编报人——何云
分类号:
K827
摘要:
何云,原名朱士翘,1905年生于浙江上虞县。 1930年8月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后转入铁道传习所。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停学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 3月,“上海国民御侮自救会”成立,何云任该组织宣传部长。同年6月,被上海国民党宪兵司令部逮捕。
关键词:
革命烈士
抗日英雄
内容
新华社2005 年11月7日电何云,原名朱士翘,1905年生于浙江上虞县。 1930年8月入日本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后转入铁道传习所。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他毅然停学回国,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 3月,“上海国民御侮自救会”成立,何云任该组织宣传部长。同年6月,被上海国民党宪兵司令部逮捕。1937年全国抗战爆发后,经党组织积极营救,国民党当局不得不释放何云。
1938年,党中央决定创办《新华日报》, 何云被调往汉口参加筹备工作,担任国际版编辑。12月,《新华日报》华北分馆成立,何云任分馆管理委员会主任(社长)兼总编辑。 1939年元旦,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创刊号诞生。从此,何云带领报馆员工,在极其艰苦的战斗环境中,一边打游击,一边出版报纸,编发延安新华总社的新闻,及时报道华北抗日军民的对敌斗争。
1940年8月,八路军发动了著名的百团大战。何云随八路军总部和第129师刘伯承、 邓小平奔赴前线组织战地新闻采访,在火线上编辑、审稿、刻印、发行,以最快的速度把战斗消息传播出去,为鼓舞部队士气,宣传百团大战胜利,发挥了巨大作用。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虽然报馆经常转移,但报纸的出版从未间断。《新华日报》华北版被敌后抗日根据地军民称为“华北人民的聪耳,华北人民的慧眼,华北人民的喉舌”和“华北抗战的向导” 。
1942年5月,日军集结重兵,对太行山辽县麻田一带进行“铁壁合围”式的大扫荡, 企图摧毁八路军总部和《新华日报》华北分馆。何云率领全馆同志坚持工作和战斗。5月 28日,他在率部突围与日军激战中不幸中弹牺牲,时年37岁。
何云牺牲后,刘伯承沉痛地说:“实在可世卫组织官员称赞中国国际救援队新华社巴拉考特(巴基斯坦)11月7日电世界卫生组织官员苏莱曼7日在对巴基斯坦地震灾区巴拉考特各救援组织工作情况进行考察后表示,中国国际救援队的表现令人满意。
苏莱曼在浏览了中国国际救援队副队长黄建发出示的流动医院“野战病历”统计表后非常高兴地说,中国国际救援队使用的统计表格与世卫组织计划向各救援组织发放的表格相似,这就意味着很多有价值的统计数据已被记录下来,而没有遗失。
•苏莱曼得知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全麻条件下成功为一名12岁男孩进行了颅骨钻孔清创植皮手术,并为一名孕妇接生,他对救援队医疗水平和设施表示赞许,并表示尽快为中国国际救援队流动医院提供短缺的药品。
沈阳一农民烧死瘫痪女儿被判无期徒刑新华社沈阳11月7日电整整25年,辽宁沈阳市法库县农民李百服悉心照顾着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儿,父女俩相依为命。然而,“我全身是病,我死了怕没人照顾闺女……”出于这样简单的考虑,李百服点燃一把火,将自己的亲生女儿活活烧死。日前,面对无期徒刑的一审判决,李百服流下后悔的眼泪。
惜啊 ! 一武(指左权)一文(指何云),两员大将,为国捐躯了!”全国解放后,何云烈士的忠骨移至晋冀鲁豫烈士陵园,安葬在左权将军墓的左侧。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何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