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带上的新变化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2224
颗粒名称: 干旱带上的新变化
分类号: F30
摘要: 人们从没想过,山区群众会在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干旱带上种出又大又甜的硒砂瓜;更为人们料想不到的是,在遇到大旱时寸草不生、方圆几百里一片荒凉的贫瘠土地上,会上演几十万回汉各族人民参加的、铺天盖地的产业大革命。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干旱指数

内容

人们从没想过,山区群众会在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的干旱带上种出又大又甜的硒砂瓜;更为人们料想不到的是,在遇到大旱时寸草不生、方圆几百里一片荒凉的贫瘠土地上,会上演几十万回汉各族人民参加的、铺天盖地的产业大革命。沿着香山、兴仁、喊叫水一路走来,所见所闻,无不让人耳目一新,感受最强烈的就是由硒砂瓜产业直接导致的新变化,这些变化凸现了新中卫的新形象,也实实在在地印证了硒砂瓜产业就是符合山区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一个朝阳产业,就是山区群众的一条生存之路、脱贫之路、发展之路。 —— 题记地域“劣势”变“优势”香山地区平均年降雨量为185.9毫米, 属于典型的干旱地带,在干旱的生态环境中,只有稀植硒砂瓜比较有利。以往,山区群众由于地多,只要一年有收成,就可坐吃好几年,他们从来没有奢求过年年都有大丰收。现在他们唯恐压砂地少了,因为群众知道了,原来干旱也是一种“资源”,种植硒砂瓜就是对旱资源的最佳利用。硒砂瓜生长季节为每年的4月下旬到8 月,环香山地区年日照时数为1159.2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65%,有效积温为2638.3度,这种得天独厚的光热资源, 加上山地较大的昼夜温差,造就了我市硒耕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发展的潜在优势逐步显现出来。在大战场彭建二十七斗回族寺,回族群众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摆上最好的馓子、油香,围坐在市领导的身边,畅谈近年来的新变化,赞叹党的民族政策好。刘云鼓励他们要乘着十六届五中全会的东风,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的精神,发挥自己的经商优势,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同时搞好民族之本报记者谢亚东摄砂瓜独特的品质和味道。香山的沙砾多,长年累月积累在深山沟壑之中,硒砂瓜产业将这些沙砾变成了宝。给黄土地铺上厚厚的砂层,不仅可以提高地温,蓄水保墒,还可以抑制地表盐碱的积累。压砂地所形成的这些客观有利条件,正好满足了硒砂瓜的生长需要。通过对旱资源、光热资源、沙砾资源的有效利用,硒砂瓜达到了对干旱带上自然资源的最好利用和巧妙组合。海原县高崖乡红古村村委会主任赵志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该村的硒砂瓜每亩最高卖了 2000元,最低的也卖了700元,而水地除去成本,最多只能收入 500元。赵志章感慨地说:“真是山不转水转,现在2亩水地也换不走我的1亩压砂地!” 群众“比穷”变“比富”中宁县喊叫水乡白圈子村去年压砂 4800亩,今年实现收入115万元,亩均收入达到240元,最高的亩收入达到了 1200元,用当地群众的话说,发展硒砂瓜产业是一项“拔穷根”的工程,是一项 “造血”的工程。该村党支部书记杨彦国介绍说,这里除了硒砂瓜,已经3年没种任何庄稼,种植硒砂瓜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和出路。以前这里的群众争着比谁穷, 比谁得到的政府救济多,现在不一样了, 群众比的是谁家的压砂地面积大,比谁家的硒砂瓜收入多。中宁县负责人说,(下转第二版)(紧接第一版)是硒砂瓜产业调动起了群众内在的自力更生、发家致富的积极性,改变了群众“等、靠、要”的懒惰思想,是硒砂瓜产业促成了一次极为重要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今年在山区夏粮几乎绝产的情况下,全市硒砂瓜总产量达到2.1亿公斤,实现收入 1.2亿元,亩均收入350元,瓜农人均收入达到2500元。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段振国说,硒砂瓜在最困难的时候让农民见了实效,赚到了票子,因而对硒砂瓜产业的体会更加深刻。段振国开玩笑地说:“这里过去只有一个积极性——老天的积极性。现在有了两个积极性,老百姓在顺应自然的过程中,探索出了一条战胜自然、克服困难的路子,并积极主动地走上了硒砂瓜的产业化种植之路。”这话是实的,走在干旱带上的每一个乡村,过去在墙根下边晒太阳、“谝闲传”的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穿梭奔走的拉砂车,以及挥锹铺砂的忙碌身影。干部作风更实更真了为了确保实现区党委提出的50万亩硒砂瓜基地的目标任务,各级干部上到市委书记,下到有关村支书,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这场拉砂压砂攻坚战之中。为了监督压砂工作的进度和质量,市委书记刘云几乎隔天就要去一次山区。刘云用自己的躬身践行感动着压砂一线的干部和群众。一位老百姓感慨地说:“在山里生活了这么多年, 从没见过隔三差五就往山里跑的领导。”在这场压砂热潮中,中宁县实行了县级领导包村、部门包片、干部包点的包抓责任制,狠抓压砂任务的落实。海原县研究制定了 8项优惠政策,从贷款、补助、奖励等方面对压砂工作予以重点扶持。截稿时,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目前的压砂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并且已经完成了今年20万亩压砂地任务的70%以上。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谢亚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