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沼气池 妇女笑开颜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2127
颗粒名称: 家有沼气池 妇女笑开颜
分类号: S216.4
摘要: “自从今年4月份我家用上了沼气,再没有用过煤和柴,做饭、烧水用的都是沼气,告别了过去做饭烟熏火燎、满屋灰尘,现在出外干活,无论多累,进门一按,20分钟准开饭。”中宁县鸣沙镇薛营村60多岁的农民朱秀珍感慨地说。
关键词: 沼气池 农村能源

内容

本报讯(通讯员张玉华)“自从今年4月份我家用上了沼气,再没有用过煤和柴,做饭、烧水用的都是沼气,告别了过去做饭烟熏火燎、满屋灰尘,现在出外干活,无论多累,进门一按,20分钟准开饭。”中宁县鸣沙镇薛营村60多岁的农民朱秀珍感慨地说。
  今年3月,县农业局能源站宣传建设沼气池时,这位老人说服了老伴,坚持建设一座沼气池,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 从挖池到“三改” 一系列工作都由她和老伴完成的。当池子建设好后,她准备了 2.5方的牛粪与水混合均匀后,在上面和下面覆膜,发酵了半个月,并且搅拌了 2 次,与200千克的接种物一并投入池中。 在能源站和群众的焦急等待下,一星期后沼气池终于启动了,老两口高兴得不知所措,叫周围的人来她家看,讲自己如何发酵原料,怎么投料,并且动员大家积极启动沼气池。在她和技术人员的宣传配合下,薛营村建设沼气池的局面顺利打开。截至目前,该村已全部完成了 406 座的建设任务,启动使用398座,成了沼气使用示范村。
  农村沼气池建成后,中宁县农村的许多地方改变了 “砍柴做饭烟熏眼,臭气蚊蝇满庭院”的状况,人畜发病率大大降低,农民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尤其对广大妇女来说,做饭不再是_件“苦差事”了。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张玉华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