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不朽的精神路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1992
颗粒名称:
不朽的精神路标
其他题名:
学者评说“巴金精神”
分类号:
I03
摘要:
蓝棣之(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巴金是把“五四”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贯穿在创作始终的,他坚持得最久,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巴金是典型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思维”是在创作中用人物和情节来思维的,而不是根据事先确定的主题、情节和提纲来写,他不是把理论上想好的东西化成故事和人物,而是一边挖掘生活一边写作。
关键词:
作家
小说
思想教育
内容
蓝棣之(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教授):巴金是把“五四”个性解放、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贯穿在创作始终的,他坚持得最久,并且一直坚持到最后。巴金是典型的小说家,他的“小说思维”是在创作中用人物和情节来思维的,而不是根据事先确定的主题、情节和提纲来写,他不是把理论上想好的东西化成故事和人物,而是一边挖掘生活一边写作。
陈思和(上海复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上海巴金文学研究会会长):巴金的早期文字营造了一个青春的世界,单纯、朴素、流畅,充满了激情, 他善于用充满感情色彩的词汇和动势强烈的句式造成一种浓烈的审美氛围, 极易抓住读者,尤其是青年读者。而一旦剥离巴金小说里所谓“反封建”的装饰性外表,我们不难发现,巴金早期著作里隐含着反对一切形式的强权压迫, 维护个性的绝对自由的内涵,而这些即使在今天也没有真正过时,仍然能感动今天和未来的人们。
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巴金走了,但这位小说大师给我们留下了 20世纪中国文学现代性的不朽的精神路标。他解释说,这个路标上清晰地铭刻着文学现代性依次呈现的三种精神状态:首先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所标明的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知识界的充溢的激情及其盛衰轨迹,那是一个激情的年代;其次是《寒夜》、 《憩园》等标志的曾在40年代闪现而后来又一再复现的现实的沉郁心态, 那是激情喷射殆尽后的理智的年代, 是知识分子人到中年更富于理性地面对现实的时代;最后是《随想录》等所凸现的80年代以来的自我反思、自我批判的心境,那是继激情年代和理智年代之后的更加深沉的反思的年代, 是激情在兴衰中升华、理智在沉淀中成熟的通达睿智的时节。
傅光明(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在我心目中一直有两个巴金的形象:一个是《雾》《雨》《电》《家》 《春》《秋》《寒夜》的作者——说家形象的巴金,他代表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对中国文坛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另一个是作为觉醒者、忏悔者形象的巴金,其代表作是晚年讲真话的大书”——《随想录》。巴金是文革后最早站出来讲真话, 反省自己的知识分子。正是有了这部 《随想录》,普通中国民众心目中的巴金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位敢于直面真相的勇士。
程光炜(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巴金所走过的文学创作道路实际上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百年历史的一个缩影。对于中国文坛而言, 他有着巨大的象征意义。(据新华社)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王宝来
责任者
巴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