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县域经济 夯实崛起根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1504
颗粒名称: 壮大县域经济 夯实崛起根基
分类号: F127
摘要: 塞上金秋,瓜果飘香,盛世中卫,新风扑面。在这收获的季节, 我们又一次迎来了全区县域经济观摩交流会的胜利召开。我们向莅临中卫市参观指导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关键词: 城镇建设 地方经济

内容

塞上金秋,瓜果飘香,盛世中卫,新风扑面。在这收获的季节, 我们又一次迎来了全区县域经济观摩交流会的胜利召开。我们向莅临中卫市参观指导工作的各级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 民乃邦之本,县乃国之基。安邦之难,难在固本,治国之难,难在强基。历史和实践证明,发展县域经济古往今来就是富民强国之举。 强省之基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省兴,县域强则全省强。县域经济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结合点,是城乡经济的结合部,也是传统农耕文明和现代工业文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重要部分。宁夏县域内的人口、GDP、财政收入比重均占到全区的一半以上,县域经济是我区最大的一个经济板块,在实现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了,就标志着全区经济发展了,县域经济的成绩就是全区经济的成绩,县域经济取得新突破,必然推动全区经济再上新台阶反之,县域经济不发展,全区经济发展就会失去基础,富民强省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强市之基亦在于强县,县域兴则全市兴,县域活则全市活。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最基本的区域经济单元,其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改革、发展和稳定,而且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和人民政权的巩固。中卫建市不久,起步较晚, 基础薄弱,山川发展不平衡,两县一区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着中卫市域经济发展的规模和水平,是提升我市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对新兴的中卫市来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县域经济;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关键在县域经济;实现在西部的崛起, 希望在县域经济;扩大自身经济总量,空间在县,潜力在县,后劲在县,出路在县。如果没有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实现中卫崛起就失去了支撑。 中卫建市以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有关精神, 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市化和旅游特色化, 山川共济,统筹发展,“三化”联动,谋划“三农”,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特色经济、壮大民营经济,中卫大地新风扑面,热浪奔涌,县域经济发展步入了一个新阶段。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克服干旱等不利因素,横向对比找差距,统筹全局谋出路,自加压力,艰苦创业,县域经济增速明显提升,活力明显增强,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在空间上,我们以城镇聚集的资源优势为依托,把发展县城经济作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重点,加快市区、中宁旧城改造、新区开发步伐,县城的产业聚集、生活保障、文化服务等功能进一步增强,带动了县域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在产业上,我们立足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滞后,“农业弱县、工业小县、财政穷县”问题突出的实际,把发展工业摆在壮大县域经济的突出位置,着力培育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初步形成了造纸、电力、酿酒、冶金化工等支柱产业,在整合县域资源、实现规模效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所有制上,我们正视县属国有企业主体地位萎缩,给县域经济带来巨大就业、财政和稳定压力的困难, 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大力实施“民营强县”战略,积极填补县域公有制经济退缩形成的“真空”,培育扶持了宁夏红集团、明盛染化、秦毅集团、昊丰公司等一批有实力、有潜力、有带动力的民营企业,在增加县域财政税收、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资源利用上,我们因地制宜,创造条件,突出发展旅游、枸杞、压砂西甜瓜、设施蔬菜等县域特色经济,使地区特色经济能量进一步充分释放。中卫,与自己比,县域经济有进步;与别人比,特别是同发达地区比,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依然很低。工业规模总量不够大,企业和产品竞争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中心城区和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等等, 这些已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快发展的制约因素。这些问题,如果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城乡差距就会扩大,区域就不能协调发展,“三农”问题、就业问题、稳定和谐问题等各种矛盾就会相互交织、越积越深,建设西部生态旅游文化城市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中卫,不论是渐变式的快发展,还是突变式的跨越式发展,都离不开县域经济的支撑。当前发展县域经济的机遇在增多,挑战也增大了。我们必须明确,挑战是现实的,机遇是潜在的;挑战是硬性的,机遇是弹性的,如果不能经得住挑战,是根本没有机遇可言的。因此,我们必须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县域经济发展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抢抓机遇,迎接挑战,奋发有为,全力做好县域经济这篇着眼于中卫全市战略重点和薄弱环节的全局性文章,夯实中卫崛起的根基。 夯实中卫崛起根基,必须突出抓工业。 工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柱,是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工业经济是一个地区赖以发展、实现强盛的根本所在,要解决“吃饭”问题,解决强县问题,潜力在工业, 依靠也在工业。发展第三产业,提升城市化水平,没有工业经济作支撑,只能是一种“跛腿”经济。我市农业比重大,工业基础弱,有的县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工业企业。 因此,必须强化工业主导地位,把工业作为各项工作的核心和县域经济发展的主攻点来抓,拉长工业这条“短腿”。特别是要重点培育支柱产业。从某种意义上讲,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从区域竞争态势看,特色就是财力,特色就是潜力,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经济发达县(市)的实践证明,发展特色经济是成功之道。因此,要想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结合本地资源状况、区位条件、产业结构等综合因素,促使县域内生产要素向优势产业集中, 放大优势,培植强势,着力培育具有明显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增强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和发展潜力。 夯实中卫崛起根基,必须重点抓项目。 项目建设是县域经济的内生张力源,是发展县域经济的第一突破口。从经济发展的动力看,只有坚持不懈地投入、上项目、引资金,才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当前,县域经济发展能力和综合实力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为项目的竞争,谁拥有高科技含量、高市场容量、高产品质量的项目,谁就能在今后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因此必须把项目带动战略作为发展我市县域经济的主战略,以项目调优经济结构,增强发展后劲,牵动县域经济快速发展。要狠抓技术改造,新上一批项目。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资源的深加工、精加工道路,赋予传统产业全新的内涵,是推动县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现实选择,也是保持县域经济朝气和活力的动力所在。要启动民间资金,催生一批项目。突破县域经济发展资金“瓶颈”,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充分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启动民间资金,解决项目建设中的筹资难问题,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展。要全力招商引资,引进一批项目。县域经济受人才、资金、技术、管理等因素制约较大,只有牢固树立“无外不快,无外不活, 无外不强”的外向思维,把招商引资作为解决缺资金、缺项目、缺技术问题的最现实的途径,紧抓不放,常抓不懈,才能加速资本积累,集聚发展能量,赢得更大发展空间。要搞好前期论证,储备一批项目,做到实施一批、 储备ー批。 夯实中卫崛起根基,必须全力创环境。 优良的发展环境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阳光”和“土壤”,直接关系着投资者的信心,关系着投资是否安全和能否有效运行。特别是在当前区位优势弱化、政策平台基本拉平的新形势下,优化发展环境更是拉动投资的关键。我们要坚持把环境建设作为经济建设的第一竞争点和首要职责来抓,努力构筑优化环境的长效机制,营造集聚生产要素的“经济磁场”,打造优良的环境品牌。 要创造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着力打造“平安中卫”;要创造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绿色中卫”;要创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着力打造“服务中卫”;要创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着力打造“诚信中卫”。 夯实中卫崛起根基,必须全党抓经济。 群策之力无不成,群,策之力无不胜。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必须凝聚起整个县域的创造力和发展热情,形成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县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 示范带动作用,坚决地担负起活一方经济、 富一方百姓、建一方文明、保一方平安的神圣责任,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在全市上下形成想发展、议发展、抓发展的浓厚氛围。 郡县治,天下安。县域经济是一个地方发展的灵魂。只要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加大领导力度,加强工作措施,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发扬“三苦”精神,上下同心,奋发图强,形成强大的县域经济发展合力,中卫的县域经济就会更加繁荣,中卫市的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刘乙龙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