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沟”困扰中学生家庭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1390
颗粒名称: “代沟”困扰中学生家庭
分类号: C913.11
摘要: 许多中学生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不愿与家长交流、沟通,在家我行我素,对父母的感情十分淡漠, 甚至与父母形同陌路。
关键词: 青少年问题 家庭关系

内容

本报讯(实习生刘喜臣) 许多中学生家长反映,现在的孩子不愿与家长交流、沟通,在家我行我素,对父母的感情十分淡漠, 甚至与父母形同陌路。
  家长何晓梅向笔者反映,她的儿子今年上初三,她想了解儿子的学习状况,每当问儿子时,儿子要么一言不发,要么掉头走。问得次数多了,儿子对她还产生了抵触情绪。现在她们母子之间竟然到了无话可说的地步,她感到很着急, 也很无奈。市民张玉生的女儿今年上初二,他每天给女儿1元钱,让她早上买饼子吃,可女儿宁肯挨饿也要把钱攒下来上网。他给女儿讲利害关系,女儿不但不听,反而说是干涉了她的人身自由。他拿女儿没办法,想告诉老师又怕伤了女儿的自尊心。面对如此窘境,张玉生感到有苦难言。
  笔者走访部分中学生发现,有 70%的中学生不愿把自己的心里话告诉父母,有20%的中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存有戒备心理,仅有10% 的学生愿意平时与父母交流。初二女生李文文说:“我们都是大人了, 有些事情可以自己做主。但父母总是把我们当小学生看,老担心我们什么都做不好,做什么都要按照他们的要求去做。我很厌烦父母老唠唠叨叨的,因此不愿和他们沟通。”心理学上,中学生的成长期被称为“心理断乳期”。这个阶段,他们的自觉性、独立性、创造性开始增强。 自我意识的突现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特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在平时对孩子们“叽喳”的教育声中,要尽量理解和尊重孩子,应注意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不讲究方法地数落孩子会使孩子反感,也会挫伤孩子的自尊。随着年龄增长,孩子要求表明自己已经长大的反叛心理自然会有所增加。成长中的孩子与父母间会否产生“代沟”关键取决于父母。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喜臣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