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从“破冰前行”到“水涨船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0878
颗粒名称:
从“破冰前行”到“水涨船高”
其他题名:
宁安镇朱营村发展记事
分类号:
F307.1
摘要:
中宁县宁安镇朱营村地处中宁县城西侧,是典型的“城中村”,全村有362户农民,人均耕地不足0.4亩。前些年,村民们种植温棚蔬菜,由于品种单一,产量不高, 效益低下,致使收入增长缓慢。
关键词:
农业经济
种植业
内容
中宁县宁安镇朱营村地处中宁县城西侧,是典型的“城中村”,全村有362户农民,人均耕地不足0.4亩。前些年,村民们种植温棚蔬菜,由于品种单一,产量不高, 效益低下,致使收入增长缓慢。固有的传统思想和做法像坚冰一样束缚着人们的行为,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影响,人们说朱营村人是捧着“金饭碗”要饭吃。而到了2004年年底,这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4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也达到了 3500元, 名列全县第一。究竟是什么使这个村子实现了如此快的发展速度呢?1995年底,李钧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针对本村实际,开始“破冰”行动,决定以蔬菜种植为突破口,调整种植业结构,转变群众观念,促进经济发展。他先是到各地“取经”,借鉴别的村子先进做法,然后带领菜农到银川、青铜峡和甘肃靖远等地的蔬菜基地参观学习。村民们动心之后,他又聘请县技术人员实地讲解蔬菜新品种的种植技术,鼓励村里的种植能手示范种植,逐渐推广了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种植技术,种植了10余类蔬菜新品种。第二年,全村的高效日光温棚就达到了 130多栋,农民人均纯收入净增了 300元,朱营村也被自治区命名为小康达标村。“冰”破了,“水”涨了, “船”自然高了。1997年,该村村支部又依据发展形势,开始筹办蔬菜批发市场。2000年,占地30余亩的朱营村蔬菜批发市场建成了。市场的建成运营改变了原来菜农蹲在马路边销菜的窘境,同时吸引了四面八方的客商,极大地促进了蔬菜产业的发展。该村的李自学、王金荣、田桂芹等种菜能手还将附近其他村及部队的100多亩温棚承包,扩大了种植规模。2001年,朱营村的社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被命名为中宁县的第一个亿元村。 近两年,随着中宁县城的开发建设,朱营村寸土寸金的部分菜地被征用,300多栋温棚被拆除,群众一时难以接受。乡、村两级领导从党员和村民代表入手,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不厌其烦地给群众做思想工作,并把拆迁户的安置作为头等大事来抓,高标准地规划了2个农民安置点,安置农户111户,稳定了民心。同时,他们以市场为龙头,利用城市建设占地补偿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2003年初,该村以蔬菜批发市场为依托,租赁土地建成了年产1000多吨的朱营蜂窝煤厂,方便了群众生活,也增加了收入。此外,村里还根据村民的特长和实际,指导他们开辟了贩运、商业服务等新的致富途径,确保减棚不减收。 在村支部的大力引导下,现在全村有营业房的农户达到了126家,超过了总农户的1/3;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户达到200余户, 从业人员达到365人。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马飞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