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到底为了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0786
颗粒名称: 他们到底为了谁
其他题名: 市水务系统香山抗旱侧记
分类号: S274
摘要: 香山的抗旱一线,有一支市水务系统的抗旱服务队。他们分属市水务系统的不同部门,但在这里,他们没有职务高低之分;他们都有各自分工负责的工作,但在这里,他们每天却提着水桶奔走于田间地头;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但在这里,他们抛幵了家人一守就是30多个日夜;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绿色使者”。
关键词: 抗旱 农田灌溉

内容

香山的抗旱一线,有一支市水务系统的抗旱服务队。他们分属市水务系统的不同部门,但在这里,他们没有职务高低之分;他们都有各自分工负责的工作,但在这里,他们每天却提着水桶奔走于田间地头;他们都有自己的家庭,但在这里,他们抛幵了家人一守就是30多个日夜;在这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绿色使者”。
  他们到底为了什么7月20日,怀着敬意和好奇,记者赶往香山抗旱一线,专程采访了这支由市水务系统51个钢铁般的战士组成的抗旱服务队。
  在水务系统抗旱指挥部,听了记者的来意后,水务局局长南武征笑着摆了摆手说:“帮助群众浇水抗旱,这是我们的职责,我们只是在做我们应该做的。”简短的一句话,道出了一个人民公务员为了群众利益不顾一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干部的苦干实干让群众看到了希望大旱面前,当接到市委、市政府的抗旱命令后,市水务局及时召幵局党委会议,研究部署抗旱的具体措施。6月18 日,水务局党委书记穆俊强带领51个来自水务系统不同部门的抗旱人员进驻香山,与其他单位的抗旱队伍一起,开始了与旱魔的顽强抗争,一干就是30多天。
  “要不是对群众利益的高度负责,这 30多天大家根本就坚持不下来 !”市水务局抗旱队员徐福珍告诉记者。他的脸被晒得焦黑,裤腿上也沾满了田间的泥土,一身农家人的打扮,如果没人介绍,一时还真不敢相信他是一个机关干部。徐福珍还告诉记者,他们刚上山浇水时,群众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支持,还说浇也是白浇,保不了苗,但是水务干部通过一个多月的苦干实干,硬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了当地的老百姓。“瓜苗长大了,田间一片绿色,大家都看到了希望,群众的认识也改变了,也跟着行动起来积极抗旱。”徐福珍嘿嘿地笑着说。现在,这里的群众都幵上自家的三轮车,提上水桶与干部一起浇水。在田里干活时,群众有挑最大最甜的瓜往干部手里塞的,也有提茶倒水的。这让他们非常开心。
  笑容代替了一切老百姓说早晨和下午是浇瓜的最好时节。干部们就每天早晨 6点起床。简单洗漱后, 6点30分他们准时下地, 中午12点返回驻地吃饭 (有时也在田间凑合着吃一顿送来的饭菜),下午 3点30分出发,晩上8 点返回。干部们每天就这样过着节奏很紧,但在他们看来很充实的生活。水务系统有8个小型拉水车,一个班一个拉水车,每个班每天都有10车水5亩地的浇灌任务。虽然很累很苦,有些同志都过了 50岁,但是他们无怨无悔地尽着自己的责任,毫不含糊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这让指挥部负责人穆俊强焦急的心多少有点欣慰。
  幵大型拉水车的水务局干部郭生玉上山后就没有下山回过家。“也想回家,但是脱不幵身,我必须完成组织交给我的任务啊 !”他笑着对记者说。郭生玉一天拉 50吨水,30多天就是2000多吨水,他的工作保证了近千亩瓜地的浇灌用水。
  6月18日,崔福、雍爱丽、秦秀兰3 位同志也随着水务系统的抗旱队伍上了香山。30多天来,他们没有往瓜地里浇过一桶水,但他们同样令人敬佩。由他们组成的炊事班保证了前方“战士”回来后能喝上热水,吃上热饭,这让抗旱队员在山上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增添了干劲。雍爱丽、秦秀兰是女干部,上山30多天,家里的灶也冷了 30多天。“自己的事是小事,山上干部的吃饭才是大事。”雍爱丽、 秦秀兰笑着告诉记者。他们每天早晨4点就要起床,做50多人的饭菜,活是累了点,可是记者在她们的脸上却看不到丝毫的埋怨。
  50多个人,以前可能互不熟悉,是大旱将他们紧紧连在了一起,也将他们与群众紧紧连在了一起,他们的行为体现了 “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高尚情操。
  西甜瓜产业是我市的优势特色产业,2005年,全市西甜瓜种植面积达到了创纪录的29.98万亩,但一场罕见的干旱也降临到了西甜瓜主产区中卫城区香山、中宁喊叫水、海原兴仁等地。面对日益严重的干旱和行将枯死的瓜苗,市委书记刘云日前发出了将抗旱进行到底的号令,全市上下紧急动员,再次掀起了拉水浇瓜保苗的高潮。同时,山区的大旱也牵动着后方干部群众的心?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谢亚东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