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要还百姓知情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0775
颗粒名称: 房地产市场要还百姓知情权
分类号: F293.35
摘要: 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老百姓由于对房价走势判断不清,紧捂自己的钱包,一些开发商为推动房市各显神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纷纷发表“高度一致”的预测:目前房地产市场不过是进入了一个阶段性调整时期,未来房价肯定上涨。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房价

内容

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老百姓由于对房价走势判断不清,紧捂自己的钱包,一些开发商为推动房市各显神通。在这种情况下,一些“专家”、“学者”和“业内人士”纷纷发表“高度一致”的预测:目前房地产市场不过是进入了一个阶段性调整时期,未来房价肯定上涨。
  消费者持币待购,实际上反映了老百姓对房市缺乏信任,并由此带来了消费信心的动摇。究其原因,与老百姓在房地产市场中没有知情权,被垄断信息的开发商“摆布”有关。“两眼一抹黑”的消费者往往花大价钱却买了个“糊涂”: 自己买的房子到底值不值这个价? 房子真的像开发商所说的那样紧俏吗?普通消费者最关心的这些问题,他们却往往得不到真实的情况。专家、学者和有关职能部门的人士像是患了 “集体失语症”,没有一个人能明明白白地给老百姓算一笔账:同类地段同样档次,老百姓购买一套房子的成本大概是多少,开发商的利润率又是多少。在成本里面,地价、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又占多大的比例?在这些关犍的问题都没有答案的情况下,就断言房价要涨的依据是什么呢?老百姓不得不怀疑这些专家和学者是不是成了开发商的“托儿” ?除了信息垄断外,信息模糊和失真也是让老百姓头疼的事。就拿某市商品房销售价格这个最基本的数字来说,各部门公布的就有三四种甚至更多,价格相差甚远。按说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最权威,但是连统计局都说自己的统计数据存在着“时间差”。甭说普通消费者, 连专门搞房地产报道的记者都犯了愁:究竟该相信哪一个?面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数字,老百姓怎能对这个市场产生信任呢?信息的模糊和垄断只对开发商的短期炒作有利,而对整个房地产市场理性和健康发展绝非幸事, 它的恶果已经开始从消费者的持币待购行为得到体现。当某些专家和学者蜕变成房地产开发商的“利益代言人”和“广告宣传员”后,老百姓最需要的不是所谓的市场预测,而是真实、全面和有效的信息。
  老百姓的知情权看来靠市场是满足不了,只能也应该由政府来保障。为了解决当前房地产市场的“燃眉之急”,政府的当务之急就是要给老百姓一本透明的 “清账”,恢复老百姓对市场的信心,这比号召老百姓买房更为有效。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卢尧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