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市图书馆
中卫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中卫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报纸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中卫日报》
报纸
唯一号:
310520020210000429
颗粒名称:
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
分类号:
F323.3
摘要:
在许多地方,“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深入人心多修路、修好路,利于人员、物资流动,对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当然重要,但从长远发展看,只有加速培养和提髙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才能使农民走上可持续的致富道路,使农业走上可持续的发展坦途。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民教育
内容
在许多地方,“要想富,先修路”的口号深入人心多修路、修好路,利于人员、物资流动,对农村发展和农民致富当然重要,但从长远发展看,只有加速培养和提髙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尽快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上来, 才能使农民走上可持续的致富道路,使农业走上可持续的发展坦途。
目前,全国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仅占12%,受过专业技能培训的仅占9」%。这两个数字充分说明,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下的问题亟待解决,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尽快让他们的脑袋“富”起来已成为当务之急。
尽快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是提髙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农业面临的竞争首先是科技竞争。只有尽快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意识,才能不断推广大批农业科技成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尽快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是扩大农民就业和增收渠道的需要。目前,我国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每年还要新增600万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缺乏就业技能,会影响其向非农产业转移,难以在非农产业实现稳定就业。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新兴产业的兴起,缺乏转岗就业技能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度越来越大。国家已经决定,从2003年至2010年,对准备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6000万农村劳动力开展转移就业前的引导性培训,对其中的3500 万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已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2亿多农民工开展岗位培训。这些举措都是着眼于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
目前,我们要继续开展让知识进乡村的各类公益性活动,帮助广大农民提高科技文化素质,使他们掌握更多的致富本领,尽快让农民的脑袋“富”起来。
知识出处
《中卫日报》
出版地:中卫市
《中卫日报》由中共中卫市委主办,是中共中卫市委机关报,于2005年4月28日创刊,国内统一刊号:CN64—0018。
阅读
相关人物
新华
责任者